跨江大橋遠遠望著就像無垠碧波上懸著的一根絲帶,到了橋上才發現這大橋有雙向八車道,寬闊得很。
疾馳在絲帶上,眼前隻有路和碧波雲天。
海風呼呼吹進來,江小晴的頭發絲自由歡快地飄動,掩蓋住了臉頰,眼睛眯成月牙,撥開嘴角的頭發吃一瓣橘子,然後伸臂喂秦峰一瓣橘子。
秦峰伸頭接著,最開心的事莫過於看江小晴的纖纖細手整理她被風吹散的長發,品味江小晴喂給他的橘子,甘甜帶著絲絲酸味兒,清爽伊人沁人心脾。
過橋用了四十分鐘,還要很遠的路程要開。
這是間隔相連的群島,島與島之間連接著不太長的橋。爺爺奶奶住在最遠的沙頭島海邊,沿路數一下有六個島,島的名字都很特彆,像霓虹島、天涯島、沙尾島……
寒暑假還沒到,也不是節日期間,路上的車流不多。
穿隧道、爬坡、下坡,無數次S型繞彎,江小晴一聲歡呼後,終於喊道:“沙頭島到了!”
沙頭島呈橢圓形,房子很多是三四層高的民房,沒有經過建築規劃,道路彎彎曲曲,但很乾淨、很清新,保持著最樸實的沙島風情。
一抬眼就可以看到蔚藍的海和蔚藍的天,要不是有幾朵慵懶的雲點綴,海似乎流到了天上,或者說天融進了海裡。
海鳥自由翱翔,像是藍色樂譜上閃動著的美妙音符。
車子進入一條不太寬的商業街道,街道上行人悠閒,大多賣的是旅遊紀念品和一些客棧和餐館。
客棧和餐館大都以原木、石頭裝飾,把民俗風情和藝術完美結合,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我以前經常跟爺爺來這賣魚乾。”
江小晴興奮說道,又嘻嘻笑道:“現在沒人賣了,街道也變了,以前都是石頭砌成的,房子很多是石頭砌的。”
江小晴很懷念以前,爺爺那時候也不是為了把曬好的魚乾還錢,也就是帶著她賣魚乾玩。
穿過街道,錯落分布著一些民房。
民房周圍是花草樹木,一格格菜園隨處可見,沒有規劃,更是原生態的美。
又穿過一段路,江小晴指著北側興奮喊道:“秦峰那是我學校,好久沒去了!”
“小學?”
秦峰望向兩棟教學樓,周圍是鐵柵欄圍牆,教學樓前一根旗杆上紅旗飄展,操場上一群小孩兒在嬉戲。
“嗯!”江小晴嘻嘻笑著點頭回答。
“要過去嗎?”
秦峰看她有點迫不及待地要向自己回憶她過去的美好時光。
江小晴搖頭,笑道:“先回家,吃了飯再來。”
車子沿著雙車道的潔淨柏油路繼續往東,兩側是一些民房,遠處是金色沙灘、椰子樹,海水在沙灘上起起落落。
江小晴又指著北側的沙灘,說她每天上學都是走沙灘,放學回家會撿貝殼,家裡什麼貝殼都有。
還有那椰子樹,爺爺以前還能爬樹摘椰子,後來爬不了了。
江小晴讓秦峰吃完飯後陪她撿貝殼,還要摘幾個椰子帶回去。
柏油路快到了儘頭,遠遠看到路北側的路燈旁站著兩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