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京都,皇宮!
此時朝堂之上,氣氛壓抑到了極致,朝臣分列兩側,死一般的安靜。
天景帝端坐在最上方,身體微微前傾,俯視著下麵的一眾朝臣。
“陛下,周錚距離京都,不過數百裡,不日將會抵達京都。”
許久後,一道顫巍的聲音,緩緩在朝堂之上響徹開來。
而這句話,讓所有朝臣的身體都忍不住微微一愣,他們微微抬頭,目光開始彙聚在天景帝身上。
無論是現在的朝臣對天景帝是何種態度,也不論他們對天景帝是不是抱有希望,但都不得不承認,如今的大周朝堂之上,天景帝仍舊是掌舵者。
如此之大的事情,終究還是需要天景帝來下決定。
隻是,天景帝聽到了這句話,麵色微微一動之後,目光卻再度恢複了之前的平靜。
仿佛,這件事情他渾然不在意,甚至根本不在乎周錚打入京都之內。
見到天景帝這般破罐子破摔的樣子,群臣一愣,旋即心中多了一絲懊惱跡象。
他們自然知道天景帝為何會有今日的狀態,無外乎是在決戰之前天景帝便被架空,群臣上下,幾乎無一聽從天景帝的安排。
甚至在朝堂之上,雙方都是勉強維持著表麵的禮節,僅此而已。
或許,從群臣看來,隻要等到丞相凱旋,這個大周就要改朝換代了。
可惜,事實證明,幾乎所有的朝臣都下錯注了,丞相敗了,死了,朝廷勢力幾乎被徹底抹殺,最後的獲勝者,是周錚!
這意味著什麼,他們比誰都清楚1
一旦周錚進入到京都,以他的性子,極有可能開展所謂的大清洗。
那個時候,朝堂之上,有多少人可以幸免於難?
即便是周錚已經斬殺了丞相,在一些厲害的角色看來周錚這是不打算過多追究,但事實上,情況或許比他們想象中更加的糟糕。
這些朝臣,幾乎都和世家大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種關係,讓他們知曉現在的世家大族的手段,這些朝臣更是暗中推波助瀾。
他們太清楚,周錚讓他們活著的意義,不外乎是維持天下的穩定。
可惜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在毀了大周的根基。
所以,眾人心知肚明,周錚一定不會放過他們。
一旦等到周錚進入到京都,隻怕又是一番血雨腥風,那種結果絕非是現在的朝臣可以接受的。
這一場決戰,固然是天景帝挑起的,可天景帝可以有恃無恐。
因為他和周錚終究是骨肉血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大不了重新當自己的太上皇。
但這群朝臣可就遭罪了,身死道消都是小問題,被誅滅九族都不為過。
“陛下,目前我們不是沒有辦法。”
“周錚不過萬餘精銳,京都之內還有京都衙門府尹,還有無數的百姓,隻要陛下振臂一揮,要想抵禦周錚並不是沒可能的事情。”
有大臣站出來開始建議,其他大臣同樣是連忙附和。
他們可不希望周錚這麼快就攻入京都之內。
“然後呢?”
果然聽到了權力的相關事情,一直未曾開口的天景帝,終究還是說話了。
他緩緩睜開眼睛,但語氣卻相當平淡,甚至帶著一抹冰寒與不屑,似乎這件事情與他無關。
“隻要陛下能夠抵擋住周錚一段時間,消耗乾淨他的力量,天下世家大族定然可以再度彙聚力量將其徹底抹殺。”
說這番話的朝臣很是篤定。
這個方法不是沒可能,甚至可操作性極大。
可唯一的問題就在天景帝,因為唯有讓天景帝以帝王之名做出這等號召,才能真正的達到這樣的效果。
隻要讓周錚被不斷消耗,世家大族的勝算才會更強。
然而,這些人才入朝堂多久?
天景帝,兩度為皇,他的政治思想可不是尋常的大臣可以比擬的。一眼就看出來,這些所謂的大臣,不僅僅是害怕周錚,更是想要在自己的身上榨取最後的利益。
將自己身上的價值完全的吃乾抹淨。
用自己的聲譽和名義,再度打壓周錚,消耗其力量,讓世家大族坐收漁翁之利。
若是在以往,天景帝或許不假思索就同意了。
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威脅他的皇位,若是有的話,他一定會將其斬殺,即便那人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也在所不惜。
但現在天景帝聰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