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輔國將軍麾下的郡府兵,以及後黨的皇城禁軍。
沈墨軒征調民女的隊伍,出發的要晚一些。
除了他之外,鄭天雄又派來了一位於洋侯高德善,他帶著五百兵卒充做沈墨軒的兵馬。
這位於洋侯,其實就是李原入京凱旋儀上,曾與左相,李秉孝一起站在彩樓上的那位。
高德善屬於勳貴一黨的邊緣人物,沒什麼存在感。
基本彆人不願意做的爛活,最終都會派給他。
這一次也是如此,勳貴們根本沒人願意來幫這位沈公子。
最後還是派的這位於洋侯。
高德善是位身材富態的胖子,性格很是隨和。
他也久聞沈墨軒是上京第一才子的大名,本想好生的親近一番。
結果這位沈大人對他是愛搭不理。
隊伍出發之後,沈墨軒並未在上京的周邊府縣征調民女。
倒不是他不想,而是此時的上京周圍州府,已經被郡府兵與禁軍搞得是烏煙瘴氣雞飛狗跳。
時不時還能遇到兩方人馬在火拚。
這種局麵之下,在去強征民女估計就要引發大規模民變了。
所以,沈墨軒將征調的地區,定在了江北道。
之所以定在這裡原因有二。
其一是這裡距離李原的青原縣不遠,隻要穿過山嶺道便可抵達北川道。
其二,這裡的各州主官,皆是左相的門生,有他們出麵幫助,自可事半功倍。
抵達江北道之後,沈墨軒先在懷州府立下了北蠻宣慰使大營。
然後立刻以朝廷的名義,傳諭江北道二十七縣。
命令各縣縣衙與督軍府,立刻征調縣內年輕未婚嫁的女子三百人。
限期十日內,由各縣押送到懷州的宣慰使大營。
逾期不到或是數量不足者,直接革職查辦。
此令一下,整個江北道的衙署都炸了鍋。
征調民女去北蠻,這種消息是藏不住的,很快便傳遍了整個江北道。
送去草原給蠻人當女奴,那跟死了有什麼區彆。
誰家的女兒願意往火坑裡推。
所以征調起來根本就無人配合。
家中有女兒的要麼藏起來,要麼趕緊嫁人。
一時間整個江北道是沸反盈天雞犬不寧。
但沈墨軒才不管這些。
他手中拿著上京的旨意,天天催逼各縣官員。
反正你們誰完不成征調民女的數額,誰就彆想乾了。
被逼的走投無路的縣衙與督軍府,也開始想各種辦法。
首先便是縣衙女監中的女犯,隻要年齡合適的不管你犯了什麼罪全都送去了懷州大營。
然後便是派人去各地流民中贖買女子。
因為需求大增,以前三五兩銀子就能買到的婦人,現在甚至漲到了十兩。
江北道的各縣督軍府,也開始清點兵戶村寨中的女眷。
凡是寡婦,未婚嫁的兵戶女眷,全部強行征調。
即便是如此,各縣還是湊不齊。
剩下的缺口,便要由縣內的民戶村寨分攤,隻要是村中有孤女的全部帶走。
每日裡都能看見縣衙的捕快入村抓捕女子,可說是村村哭聲不斷。
江北道岐州,田安縣的土房村。
此時正是夜半時分,兩個纖細的身影小心的摸進了一處宅子。
這是一對姐妹,姐姐苗小蘭與妹妹苗小青,借著夜色正悄悄摸回自己家。
這些日子,官府的差役在各村抓捕孤女。
苗家姐妹父母雙亡。
是姐姐帶著妹妹,靠著織布打柴給彆人家幫工,苦苦的熬到了現在。
她們家中沒有男丁,若被官府盯上了就要被抓了送去北蠻。
姐妹倆可不想給北蠻人當奴隸。
於是兩人便在附近的山中躲了幾日。
可是天氣越來越涼,那山中又沒有屋舍避風,時常有猛獸出沒。
姐妹倆待了幾日,便熬不住了。
想來已經過了三四日,那些在村中抓捕孤女的差役應該已經走了。
於是姐妹倆便趁著夜色摸回了村子。
兩人在山中隻能啃乾硬的涼餅子,已經是餓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