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_重生鑒寶:我真沒想當專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重生鑒寶:我真沒想當專家 > 第63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

第63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1 / 2)

這三件東西裡麵,最便宜的應該是李東陽的字帖。

但再便宜,也是史上有名的書法家,更是一朝首輔,宰相之實。怎麼也在百萬以上。

其次是陸子岡的玉杯。

2013年拍過一樽,加傭金約五百萬。雖說眼下的古玩行情比較冷,但少些也得兩百萬。

價值最高的是那方澄泥硯:

硯呈魚形,硯背襯以荷葉,黑紅相映,荷魚交輝,色彩鮮麗華美,濃豔與沉著相得益彰。

翻過硯背再看,一行楷體刻字:貽厥孫謀,鑒兮勸懲!

厲害了,不但是宮硯,還是禦賜。算少點:三百萬……

但他把所有的兜掏完,也就百來萬。買不起還是其次,關鍵是上百萬的東西,哪有那麼好出手?

所以,東西雖好,但沒必要……

下意識的,林思成看了看王齊誌。

王教授倒是可以買一件,問題是,對方賣不賣?

林思成想了想:“老人家,能不能商量個事?”

老太太笑咪咪:“娃你社!”

他指了指王齊誌:“這是我老師,師承古銅張!”

老太太瞄了瞄王齊誌的手,撇了撇嘴:“砸了幾道漿?”

意思是打了八百杆子都不止,王齊誌連古銅張的徒蟲孫都算不上,買東西就算了。

林思成張了張嘴,索性閉上。

老太太又笑了笑,拐棍往地上一頓:“那三個買不起木事,這個,你肯定買得起!”

隨即,趙修能挪過托盤,腰一勾,又從茶幾底下拉出一口箱子。

打開匣蓋,取掉海綿,又揭開三層軟布,匣子一分為二。

一邊是碎瓷,另一邊也是碎瓷。

但一半黃,一半藍中有黃。

純黃的這一半與王齊誌剛買的那隻碗如出一輒,嬌嫩如葵花,黃亮如雞油,弘治嬌黃釉無疑。

雖無龍紋,但目測一下,原器比合碗大許多,即便不是罐,至少也是尊。

再看另一半,典型的弘治黃底青花瓷:釉色柔和,釉質肥厚,青中泛灰,呈現出獨特的玉質感。

再看紋飾:花中有龍,線條纖弱,筆法灑脫,且透著幾份隨意,與桌上那隻碗彆無二致。

翻了翻,林思成掏出底座,果不然:大明弘治年製。

弘治嬌黃釉琵琶尊,弘治黃地青花穿花龍紋大罐?

前者還好,特彆是後者:工藝源自成化鬥彩,故稱弘治鬥彩。就憑這個底兒和那條龍,這半匣瓷片都值二十萬。

要是能拚出來,不比王教授的那隻合碗的價值低,少些也值上百萬。

所以,哪怕這箱子裡的瓷片不太全,也要買下來。

大致翻了翻,沒發現真中混假的現像,林思成伸出手,準備問問價。

而袖子都捋了下來,他又突地一頓。

弘治嬌黃釉琵琶尊,弘治穿花龍紋大罐,弘治嬌黃釉合碗……哪來這麼多弘治禦器?

關鍵的是,沒丁點的沁斑,說明這三件,沒有一件入過土?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成色……不出意外,這方硯與琵琶尊、龍紋罐、合碗是同時代的東西。

精確一點:一直都在一塊兒……

再看那方硯:同樣沒入過土。

再看那張字帖:李東陽《木齋先生將登舟以詩見寄次韻》!

李東陽是誰?

弘治年間尚書、閣老、文淵閣大學士。

木齋先生為莊昶,弘治年前任南京吏部郎中,與李東陽是同鄉,更是至交。

弘治初,莊昶的女兒嫁人給了時任山西參政(從三品)李俊的兒子。

李俊是岐山人,墓在離這兒不到十公裡鳳鳴崗。山上還立有祠:閣老祠。


最新小说: 娘娘媚骨天成,帝王將相皆俯首 畢業後,我和契約姐姐假戲真做 末日,我創造了第五天災! 穿越三年,你跟我說這是大唐? 在民族資產的路上 明末:從邊墩開始滅清覆明 從成為皇帝開始無敵 我叫張凡,隻有億點點實力 漢末真龍之睥睨天下 科研係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