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姨,這個是我和花城送給你的。”
在張花城的示意下,王琳將一個小巧的藤編盒送給了柳雪。
柳雪擦了擦手驚喜地接過道:“哎呀,你們這兩個孩子太客氣了,這裡麵是什麼啊?”
“是不值錢的小東西。”
張花城笑著走了過來。
打開藤編盒,裡麵卻是被號稱六十年代中國護膚品市場的國貨三寶百雀羚雪花膏,其他的則都是一塊塊修整過的肥皂。
“這是香皂?”柳雪驚訝地伸手去拿,卻發現入手還有點軟。
“還沒完全好,需要放在外麵風吹日曬半個月才行,這是我自己製作的,以後雪姨你要是缺香皂用就和我說。”
張花城解釋了一下。
“香皂你也會做啊?我記得年輕時家裡有個長輩,就是製作洋皂的,弄的洋皂工廠,不過十幾年前廠被收購成公家的了。”柳雪小心地拿起來聞了聞,滿意道:“還蠻香的!”
這一盒幾十塊,足夠用很久了。
他住在這裡發現雪姨洗臉用的都是黃色的大洋皂,顯然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在島上生活,送來什麼就用什麼。
“我們吃飯去!”
一頓飯吃了一個多小時,涮犲狗子火鍋簡直是太香了,特彆是一桌軍官,一個個吃得額頭冒汗,還不斷喊著痛快。
張花城借了書房去寫大隊碑文了。
王琳進來後看著這裡的書籍也是瞪大了眼睛,這麼多的書!
張家堂遷島碑記
時維丙午,歲在寒冬。張家先民,舉村遷島。依國策之指引,順發展之大勢,自故土徙居小石島。初至島嶼,潮寒露重,然軍民齊心,圍堰墾田,以漁鹽為業,化瘠壤為沃土。今勒石銘誌,既念軍民拓荒之艱,亦勉後人繼往開來,永守勤樸之風,軍民魚水,共續山海新章。
一些事他都進行了改變,畢竟碑記都是要說得好聽一點,陳堂三裡渠的才叫厲害,什麼抗日剿匪,英雄齊聚,弄到最後他們老一輩反而就是一窩子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的土匪。
“花城,我們什麼時候搬來啊?”
王琳更心動了。
“大後天,大後天我們就開始,我和唐伯伯商量了,船在大後天的時候會跑兩趟,同時會派一些官兵來協助我們張家堂進行搬遷。”
張花城已經迫不及待了,準備好好地在島上大顯身手一番!
“嗯!”
王琳高興地點點頭。
“琳琳,花城,你們搬來以後把留聲機帶回家啊,你唐伯伯是個粗人,山豬吃不了細糠,你們帶回家沒事就聽一聽,我沒事也去你們家聽,在這裡拿出來都不行呢。”雪姨端著兩個茶杯走了進來。
“我們……”
“彆拒絕,在這裡隻能繼續放下去,我都不知道壞了沒有。”
柳雪打斷了張花城的話。
“謝謝雪姨!”
張花城也不再多說,留聲機這種可是高端產物,以前也隻有資本家才買得起這些國外進口都極其昂貴的寶貝。
還有那些黑膠唱片,黑膠唱片是有壽命的,一般聽個一百遍左右音質就會開始下降,五百次以後隨時都會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