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蒙克之牙】
本體是第一紀元,傳說中的雙手巨劍。
巴爾蒙克是幻魔文明凶名卓著的惡龍,蟄伏在大山深處,以岩石為食物,它的牙齒便是活生生的岩石粉碎機。
幻魔文明的鑄劍大師將惡龍的獠牙和深淵中永恒燃燒的隕鐵融合到一起,鑄造出了這種仿佛封印著惡龍之魂的重型武器,用它劈開了號稱堅不可摧的城堡,收割了無數勇士的頭顱。
而英靈紀元的靈狩者和封印大師們,又從上古遺跡深處,將雙手巨劍的器靈,和繚繞在劍刃上的無儘怨念,統統召喚出來,封裝到靈卡之中,再以錯綜複雜的符陣強化,成為新時代的致命武器。
【靜默之盾】
又叫“斯瓦林之盾”,同樣來自第一紀元,號稱得到了冰霜巨人的祝福,除了被動防禦之外,從盾牌中央的符文中,還能噴射出幽藍色的寒氣,不但能凍結敵人的攻擊,甚至能凍結敵人的血液和神經。
冰霜巨人除了用這種盾牌來戰鬥之外,還將比城堡大門更加寬大的盾牌當成雪橇和行軍床。
在遠征和遷徙時,盾牌是他們最重要的生活和戰鬥工具之一。
遠征勝利或者遷徙到新的定居點時,冰霜巨人會在慶功宴上,將自己部落最神聖的符文,鐫刻在盾牌的內側,充當原始的“大事記”。
直到戰死沙場,他們的鮮血也會順著縱橫交錯的紋路,沁入盾牌深處。
盾牌世代相傳,一行行冰霜巨人用生命鐫刻的“大事記”化作了原始的史詩,也讓盾牌覺醒了自由意誌,具備了在文明湮滅之後,轉化成舊日殘魂的可能性。
這兩尊守護靈的理論戰力全麵壓倒了“巨闕劍”和“大岩龜”。
對手的硬實力和比賽經驗,也勝過侯誌堅一籌。
唯一的問題是,相比於“巨闕劍”和“大岩龜”這樣經過數百年打磨,樸實無華的中低階青銅戰鬥卡。
想要完美驅動“巴爾蒙克之牙”和“靜默之盾”,對禦靈師的體能和精神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拚血條”的拉鋸戰中,有可能落入後期乏力的困境。
侯誌堅的策略是,在剛開始比賽時,召喚出了一真一假兩尊守護靈。
“大岩龜”是真的。
“巨闕劍”卻由“幻象水母”偽裝而成。
開場的五分鐘,他裝出十分忌憚對手的實力,畏懼“靜默之盾”的冰霜反擊,一味龜縮防守,將“大岩龜”頂在麵前,“巨闕劍”始終藏在身後,引而不發。
對手吸取了上兩個比賽日的教訓,也不急於一錘定音。
而是遠距離揮舞“巴爾蒙克之牙”,用“巨龍吐息”的震懾技能,不慌不忙地試探、拉扯,尋找破綻。
麵對“靜默之盾”這種能夠自動反擊的守護靈,很多人都不願意貿然進攻。
惡龍獠牙的殘魂狠狠碰撞著“大岩龜”的殘魂,貨真價實的打擊感,以及侯誌堅越來越精純的演技,也讓對手完全沒想到,侯誌堅的“巨闕劍”竟然是不需要消耗多少生命力的贗品。
直到五分鐘後,“大岩龜”被“巴爾蒙克之牙”砍得七零八落,對手認為時機成熟,大舉進攻之時,才意識到侯誌堅竟然藏了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