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贅婿》短劇的影響有多大呢。
不隻是讓陳揚這本《龍王贅婿》作品,哄動了國內。
更是讓一眾視頻網站都是側目。
企鵝,優酷,土豆,愛奇遇……一係列視頻網站,卻是紛紛發函,想與陳揚合作。
同時一眾網友,在看到這一部《龍王贅婿》,他們也是目瞪口呆。
“我去,這是啥片子,一集隻有兩三分鐘。”
“拍得好狗血啊,動不動就打人耳光,啊啊啊。”
“好尬,我的眼睛都瞎了。”
“瞎了我也看,我根本停不下來啊。”
“我也是。越尬我越是停不下來,7集我一口氣直接就刷完了。不過,那啥,還有呢,還有呢……”
這般視頻。
一眾陳揚的粉絲也是刷到了。
他們在一邊擦著眼睛,一邊看的同時,也一邊對陳揚說道:“不揚神,你找的哪家影視製作公司啊,也太他喵的敷衍你了啊。”
“是啊,拍得太尬了啊。要我說,這部7集的片子,10萬塊成本都不要。”
“我要說,就幾萬塊吧。”
“能不能叫他們拍正經一點,太對不起你的作品了。”
麵對著一眾粉絲,陳揚有些不好意思,弱弱的說道:“我說,這7集短劇就是我拍的,大家信嗎?”
這一說。
群裡眾人噴出一口老血。
“我去,不揚神,你這啥水平。”
“好吧,理解,畢竟是寫的,寫的知道拍啥片子啊。”
“還是感覺辣眼睛,不揚神,你得賠我眼睛。看了你的短劇,我這幾天腦海裡全都是那個歪嘴龍王的影子,怎麼都趕不走他們了。”
“不過,不揚神,你還彆說。雖然你拍的有一些尬,但我覺得比那些牛逼的片子好多了。至少,他讓人印像深刻,而且好像拍攝成本也不高,可以多搞幾部。”
“你們不是說辣眼睛嗎?”
“辣眼睛是辣眼睛,可其實看起還還不錯。隻要我把智商放到最低,我還是喜歡看的。”
“這麼說,我多拍幾部?”
“對,多拍幾部。”
“好。”
陳揚點頭。
其實之前他這麼想過了。
特彆是李含笑。
在李含笑幫陳揚拍了一部《龍王贅婿》之後。
她便第一時間感受到這種短劇的影響力。
兩人一拍即合,就此成立了一個短劇公司。
至於拍什麼。
很簡單。
按著一眾網文來拍就是了。
反正就是抄作業。
隻要將一眾網文的各類創新抄過去,那這一些短劇就是成功的。
……
“兄弟們,10點就要出稿費了,有哪位大佬截個圖刺激一下我唄。”
網文圈內,雖然很小,但一直都有不小的趣味。
《龍王贅婿》火爆的同時,又到了一個月一次的發稿費時間。
或者說是稿費顯示時間。
一般起點發稿費的時間是每個月的12號。
但在每個月的3號,他就會顯示上一個月的稿費。
於是。
不少作者每每都會在3號的時候,把自己的一些稿費截圖發出來。
至於截出來是做啥。
一個是激勵自己,做一個記錄。
也有一些是彆人忽悠。
還有一個純粹就是曬一下,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當然。
也不是所有人都會發。
很多的一些老鳥級作者就不會發。
畢竟發稿費這東西,太遭人眼紅了。
但對於很多新人來說。
往往很多時候他們在第一次獲得一筆不菲稿費的時候,他們都會忍不住激動,將圖給截出來。
很快,有人就發出了一條稿費截圖:“這個月還行,隻有1萬多稿費。”
隨即無數作者不斷留言:“哇,1萬多,大佬。”
“眼紅,我每個月隻有2000塊。”
“大佬,怎麼才能做到月稿費破萬。”
接著。
又有一些作者發出稿費。
“這個是2萬多。”
“這個也是2萬多。”
“這個3萬。”
“5萬。”
隨著網絡的發展。
與之當年不一樣的是。
當年稿費破1萬就已經是很多了。
但現在。
不少一些新人作者,他們的稿費動不動都破萬。
要是運氣好一些的,有的還能超過5萬。
比如這位。
前幾年他還一直是個撲街,現在轉眼月稿費破了5萬。
但這並沒有結束。
接著,一個更為重磅的人士發出了稿費:“12萬。”
這可把一眾網友給刺激了。
“尼瑪,1個月12萬。”
“很好很強大。”
“一個月賺了我一年的稿費。”
“不,賺了我兩年的稿費。”
不少人一邊說,一邊研究著這位作者的稿費組成。
是的。
網文稿費是有很多組成的。
大家最為知曉的,那就是傳統訂閱的稿費。
就是你在起點連載,有多少訂閱,就會有多少稿費。
這個稿費是算得出來的。
但網文越來越發展,除了有這一些連載的訂閱稿費之外,他還有各類的渠道。
比如之前的無線渠道。
還有其他的各類手機APP渠道。
同樣還有企鵝等一些業務的渠道。
而這個時候。
又多了一個更為牛逼的渠道,新媒體渠道。
這是最近網文圈內,出現的新媒體業務。
如之前大家不斷討論的新媒體文,也就是這一些新媒體業務裡麵出來的。
同樣的。
陳揚的《龍王贅婿》,最火的數據也在新媒體渠道。
“主站2萬稿費,QQ那邊1萬,無線那邊5000……新媒體……我曰,8萬多。”
“我靠,新媒體這麼牛?”
“誰還有新媒體渠道稿費,能貼出來看一看嗎?”
新媒體這種東西,不是什麼樣的文都適合新媒體。
有的一些作者的書就沒有上新媒體渠道。
或者有的上了,但費用隻有幾十塊幾百塊。
有的甚至隻有幾塊錢。
這一個8萬多的新媒體渠道費用,卻是讓無數作者眼前一亮。
“來來來,我也發一個。”
另一位作者也發了一個截圖。
這次更為恐怖,稿費截圖達到了17萬,新媒體渠道的費用在15萬。
不過這位作者為了不引起自己的麻煩,於是將自己的書名給隱藏了。
可不管是書名隱不隱藏,總稿費17萬,新媒體渠道15萬的記錄,亦是狠狠的刺激著眾人。
但這並沒有結束。
有一人發,就有第二人發。
17萬之後。
又有23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