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們真正注意到了這場比試,還是因為那身穿月白道袍武者的如蝴蝶翩飛一般的曼妙身法,讓人看了移不開眼。
可惜,那身法僅持續了一瞬,便被兩支迅速出手的箭打斷,從而終結了比試。
因此,由於整個比試的過程異常短暫,大部分觀眾並未看到這一場比試。
五州演武的比試,五個組同時進行,一場接一場,難免會有一些觀眾打個盹或者眯會眼之類的,很容易便會漏過了這一場比試。
……
將視線拉回地階演武場之上。
祝餘手捂那處位於鎖骨之處的新鮮傷口,人也變得愈發虛弱。
場下觀眾議論紛紛……
“這還能比嗎?這個樣子,還不認輸?”
“是啊,再不認輸,恐怕小命不保。”
“小命不保?你們是有多輕視這五州演武啊?這可不是什麼野雞比賽,怎麼會鬨出人命?”
“這你就想多了吧!誰又能保證這些武者的生死?還不就是該下重手下重手,該戰死就戰死?”
“怎麼會到那個地步?”
“勝負已定,弱勢一方卻不認輸,或者兩名旗鼓相當的武者分到同一組裡,還不就是必須下殺招,隻有解決掉其中一人,另一人才能獲勝。”
“不是,怎麼會有這種寧死也不認輸的?又不是有什麼深仇大恨,還計較什麼麵子?”
“你說的倒是好聽。也就是這事沒發生在你身上,你想想,一上場就劍拔弩張,緊緊咬住的兩個人,怎麼可能把獲勝的機會留給對手?”
“這種情況倒還算是常見。其實不是什麼仇不仇的,有的人一上場就咬住了,也可以算是一種過節了。”
“實力相差不多的兩個人,其實最終到底誰能夠獲勝,大家也都是在賭。”
“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都覺得能比對方多撐一會,但架不住體力是有限的啊,總有先支撐不住,力竭身亡的。”
“你怎麼知道的這麼多?”
“這種演武,我看的多了。”
“再跟你們說,其實這種武者最後竭儘全力戰死,也算是他們其中一些人想要的結果了。”
“最怕的不是這種。而是那種性格又軸又強的,那真是十頭牛也拉不回來啊!”
“怎麼說?”
“有些強種,在明知自己必輸的情況下,也絕對不會主動認輸。他們要麼就是等待比賽時間耗儘,要麼就是等到對方把他們自己打得再也起不來。他們的心裡,可沒有‘認輸’這兩個字。”
“那明知道比彆人厲害這麼多,還好意思下重手?這到底是比試切磋,還是公報私仇?”
“太天真了!這五州演武,向來就不是一個切磋的地方。”
“大多數人都不會恃強淩弱。所以說,會下重手的,畢竟是少數。”
“彆聽他瞎扯!什麼恃強淩弱?都同樣分在一個組裡,那就意味著,場上的兩名武者,各自對對方的優勢絕對不是壓倒性的。”
“告訴你們,同分到一組,要是都不敢於對對方下手,那什麼時候是個頭?全都耗到比試時間結束,一個接一個的平局嗎?那就彆玩了!”
“大多數人也都下不去很重的手,但實力較強的那一方,肯定是要在比試時間結束之前,要把對手‘解決’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