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小時後,機艙裡的燈光重新亮了起來。
張廠長醒來時,發現裴瑜還在她的本子上寫寫畫畫。
“快到了?”他揉揉眼睛,打了個哈欠。
“還有半個小時吧。”裴瑜抬起頭,合上本子。
張廠長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一下脖子:“這飛機座椅真是受罪。你剛才沒睡?我看你一直在那兒寫東西。”
“對,在想一些事情。”裴瑜說,“這次出國機會難得,我想多準備準備。”
“說說看,有什麼想法?”
裴瑜整理了一下思路:“我覺得,咱們這次不光要看人家的生產線,更要看人家的管理模式。還有,我想實地了解一下日本的零部件供應體係。”
張廠長來了興趣:“你是真想讓咱們廠做配套?”
“至少是個方向。”裴瑜認真地說,“您看,日本的汽車工業現在發達得很,豐田、本田、日產,個個都是世界級的。對零部件的需求那是相當大的。如果咱們能打入他們的供應鏈,就不愁訂單了。”
劉廠長在旁邊聽著,插話道:“小裴啊,你這想法倒是挺好,可是這能行嗎?人家日本人能看得上咱們的產品?”
“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裴瑜說,“關鍵是質量要過關,價格要有競爭力。您想想,現在日元升值厲害,他們的製造成本也在上升,正需要找便宜又好用的供應商呢。”
“這話說得在理,”張廠長點點頭,“質量咱們不怕,咱們廠的工人師傅們手藝都是過硬的,就是設備差點兒。價格嘛,人工成本比日本低多了,這個優勢也很明顯。”
“對,這就是咱們的優勢。現在關鍵是要學會人家的質量管理體係,還要及時交貨。我聽說日本人對供應商的要求特彆嚴格,不光是產品質量,連交貨時間都要精確到小時。”
……
過了半個小時,飛機降落在了東京的成田機場。
飛機輪子撞上跑道那一刻,整個機艙都顫了顫。
張廠長緊緊握著扶手,手心全是汗。
劉廠長的臉色也有些發白。
他們都是第一次坐飛機,擔心這個“鐵鳥”會從天上掉下來。
廠長們都盯著裴瑜看,誰也不敢先動。大家都在等著看裴瑜怎麼做。
“到了。咱們下飛機吧。”裴瑜解開安全帶,淡定地站起身來,打開頭頂的行李架,把自己的包從裡麵拖出來。
廠長們有樣學樣,也開始手忙腳亂地取自己的隨身行李。
張廠長拽著一個帆布包,嘴裡念叨:“哎哎哎,我的包卡在裡麵了。”
“您慢點兒,彆著急。”裴瑜幫他把包取了下來。
排隊下車的時候,張廠長扭著脖子往窗外看:“這就是小日子的地界啊,確實不太一樣。”
劉廠長也湊到窗邊看:“這地麵怎麼這麼乾淨?一點兒灰塵都沒有。”
“人家日本人就是講究,”王廠長壓低聲音說,“聽說他們的馬桶水都能喝。”
“彆瞎說。要喝你自己喝,我才不喝馬桶水。”
……
下了飛機,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