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聖上又散財了!
新成立內務局不說,還自內帑拿出大筆銀錢,給宮人每人發下米麵油鹽等物資,並且安排了四海商行的馬車,把物資給近處宮人送到了家中!
老張,你過來,某有話要問你!”
李胖子說完之後,不顧其他人開了鍋一樣的議論聲,臉色陰鬱地喊過一臉莫名其妙的張姓吏目,拽著他的袍袖去往了一角。
不一會功夫,正在議論著聖上這種新穎手段的官吏們被爭吵聲打斷,轉頭看去時,隻見平時好的跟親兄弟一樣的李胖子和張姓吏目已經打作一團。
眾人趕忙跑過去將二人拉開,李胖子捂著發青的右眼依舊罵罵咧咧,老張則是伸手抹著嘴角的血漬一聲不吭,其他人則是一臉八卦地神情,兜兜轉轉、旁敲側擊,試圖從二人嘴裡得到點最新劇情,但兩個當事人卻是再也不發一言。
就在大家夥兒都在心下胡亂猜想時,有人小聲提醒,上官大老爺到了,眾人趕緊低眉臊眼的避到一旁,衙門的大門也從裡麵緩緩開啟。
眾人目送著幾位主官負手邁進大門,然後是禦史和坐班錦衣校尉,自己的頂頭上司們跟隨在後,等到諸位上官按座次坐好之後,一聲吆喝傳來,門外的中下級官吏們依次有序地進入署衙之內。
一年一度地勤政養廉銀(年終獎)的發放開始了。
禦史和錦衣校尉是來監督發放流程地,每個衙門都會有這兩個監督機構派出的人手在場。
因為這筆銀子並不是每人都能足額領到,這筆大額銀錢是結合一年來個人的辦差情況綜合考慮後才予以發下的。
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其實上官們的眼睛比群眾還要亮上幾分。
一些人在辦差時慣於偷奸耍滑,並且時不時地要在背後抱怨一番,然後議論一下上官們的各種缺點和不是,他們自以為傾聽他抱怨的同僚是知己,其實人家轉過頭來就把他給賣了。
在點名應答的例行程序過後,首先發放的是各署衙從六品以上中級官員的年終獎。
一般情況下,中級官員們都能全額領走,因為這夥人級彆雖然不高,但卻是各個衙門裡的中堅力量,平時也是負責衙門中各項事務的統籌和調度,是直接負責具體公務的責任人。
這些人裡的大部分工作能力還是比較突出的,少部分較為平庸的,雖然交辦下屬的公務時常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因為很多東西都是有整套程序的,再加上許多經年老吏有眼力價,所以最後也不致出現什麼大的疏漏。
這少部分都有各種各樣的背景,知道內情的上官們自然會睜一眼閉一眼,年終獎的發放自然是全額。
被點到名字並領取到全額年終獎的官員們都是一臉矜持之色,仿佛眼前這些白花花的銀子隻不過是些土坷垃一般,隻不過眼角的笑意還是很難掩飾住地。
手下的吏員自然會有眼疾手快之人,他們各自上到堂前,將上官的銀子裝進褡褳中,然後送出門外,交給上官們的仆從。
這種舉動可是會給自己加分的。
從六品以上領完,然後是從九品到正七品的官員,既然都是經製官,除了極個彆的以外,都會領到全額。
等到官員們獎金發放完畢,堂上官們就退回二堂歇息了,剩下的就是人數最多的吏員了。
在禦史和校尉們麵無表情的注視下,主官們念著一個個的名字,然後用簡短的評語將此人一年來的表現做一番概括,以此作為獎金發放的憑證。
禦史和錦衣校尉在先前評定個人發放數額時便已參與進去,他們此時在場也是為了體現朝廷和天家的威嚴,防止官員借著發錢的時候樹立個人威望。
這筆銀子是皇帝恩賞,是朝廷給的,不是某個官員賞下來的,這一點必須讓所有人明白。
大部分吏員領到全額獎金後歡天喜地離去,少部分平時表現不合格的會被扣掉獎金,然後被禦史和校尉進行訓誡,連續三年被訓誡的將會被除名。
這個新規是自去年開始實施的,今年是第二年,所以雖有不少吏員被扣掉獎金並被訓誡,但好在還無人被除名。
當然,有個彆連續兩年被訓誡的吏員心裡已是惴惴不安,知道自己來年要好好表現了,要不然萬一明年考核不合格,那不是扣除獎金的問題了。
在經過一上午的忙碌後,各個衙門先後封印關門,一直到來年正月十八日才會開門上值。
就在各署衙忙著發錢的時候,一大早,宮裡也開始忙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