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滾燙的咖啡直到放涼,沒見他喝一口。
陸斯年坐在自己的辦公椅上,看著他的背影,眯了眯眼。
有了陸斯年的指示,宋副總做事迅速,當即約了報社和廣電的人一起午飯。
餐廳包間中,顧非寒跟兩名記者講完事情前因後果,最後講出了自己想要在報道體現的要點:
第一,孟澤寧上有臥床老母親,下有新婚妻子,不得見麵,心焦如焚;如今他人被廠裡的領導qiu禁,身心受損;
第二、其有真才實學,卻處處被領導壓製,不僅不得重用,甚至被竊取了勞動成果;
第三、其在縣裡的企業是技術骨乾,兼職的短短幾個月時間,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甚至帶動了一個鄉村的經濟發展,充分發揮了他作為一個科技人員的作用;
這樣的人,有爭議不可怕。
怕的是爭不到“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正道上來,反而又回到了打擊壓製人才、人才流動“一潭死水”的老路子、錯路子上。
總之人儘其才,方可國不受損。
最後,他分彆給報社和廣電的兩位記者遞上了厚重的紅包——“潤筆費”,自然是越快見報越好。
顧非寒這麼說,是冒著一定風險的。
可是以他在京城接觸的信息和風聲來看,公家企業員工辭職,轉身投入到地方私營企業,人才合理流動是大勢所趨,任誰也不可逆轉。
不同於顧非寒冷靜淡定的語氣,兩位記者朋友,可以說是相當興奮。
這可是絕對有話題度的大新聞!
特彆是《石鹿晨報》的記者張成標,這種重量級的有時代意義的新聞,妥妥地代表了成倍增長的報紙訂閱量啊!
兩人接過潤筆費,顧非寒提供的思路已經非常清晰,剩下的就看他們的本事了。
宋副總算陸斯年心事的半個知情人。
屬於瞎貓碰上死耗子,半猜半蒙估計了個差不多。
送完記者們和顧非寒,宋副總第一時間回到陸斯年辦公室,彙報了中午的見麵情況,和顧非寒準備如何利用輿論的具體打法。
這個馬屁拍的到位。
半晌,陸斯年才長籲出一口氣,眼底卻又有些莫名的興奮。
——這種棋逢對手的感覺並不多見。
顧非寒,的確有點東西。
想想也對,能被蘇小漓喜歡上的人,必然不是什麼沒本事的人。
爺爺教過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看來,他要更詳細地了解顧非寒才行。
陸斯年吩咐宋副總全程跟進此事,無論什麼細節都要向他彙報。
顧非寒走出飯店,驅車回了廠子。
時間還早,他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想了想,拿起電話,又給三姐夫——華國最大的日報社《民眾日報》的談文鑫打了一通電話。
這通電話打完,顧非寒才專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估摸是潤筆費給得足夠,第二天一早,《石鹿晨報》最醒目的頁麵就出現了一篇文章《孟澤寧為何離開?》,署名張成標。
張成標筆下,自學成才的技術人員孟澤寧,懷才不遇、甚至遭到非難的故事躍然紙上。
不僅是首版頭條單篇報道,文章質量還十分高。
千字左右的文章,聲情並茂,相當煽動人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