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內出售給肉聯廠1000頭生豬,總金額補貼10。
比如一頭生豬二百塊錢,就給養豬場20塊錢飼料補貼,這樣也比較合理。
如果按每頭豬補貼,比如一頭豬補貼20塊錢,100斤和200斤的豬是什麼比例,這樣算下來肉聯廠不就虧大了,按毛豬總金額補貼最合理。
第二;
一年出欄2000頭豬,補貼總額15。生豬一律按當時市場價收購。
按市場價收購也合理,市場價如果漲了肉聯廠也會跟著漲,降了也會跟著降。
第三;
養豬場每出售給肉聯廠一頭成豬,給予50的豬仔補貼。
肉聯廠這份合同,明顯是鼓勵養豬場多養豬,充分說明這年代肉聯廠成品豬的缺口量特彆大。
第四;購買仔豬無人個頭大小,一律30斤重量補貼,補貼規定,按市場價豬仔價格補貼。
第五;肉聯廠派一名技術員常住養豬場指導工作,派一名獸醫常住養豬場給豬治病,醫藥和醫療器械全部由肉聯廠免費供應,兩個人的工資由養豬場支付。
合同注明;(1)如果一年內完不成一千頭成豬的合同規定,肉聯廠免付全部補貼。
(2)完不成2000頭生豬的合同,肉聯廠按1000頭豬的合同補貼發放。
最後兩條合同注明說的很明白,如果完不成1000頭生豬的合同,免付任何補貼,完不成2000頭的生豬合同,就按1000頭生豬的合同補貼。
冬慶看完合同隨手放在桌上,冬輝問“合同你也看過了,你準備簽多少隻生豬合同?〞
冬慶說“要乾就乾大些,我簽2000頭生豬合同。〞
冬慶最終簽了每年出欄給肉聯廠兩千頭生豬的合同。
雙方在合同上簽上了名字,合同一式三份,冬慶保留一份,另外兩份由肉聯廠兩個部門保存。
簽完合同冬輝站起身說“走吧,下午我帶你去養豬場看看,順便把購買豬仔的事情定下來。〞
冬慶聽後點點頭,站起身和冬輝走出辦公室。
下午,冬輝和肉聯廠的其他領導,隨冬慶走進幾個養豬場,參觀了養豬場的養殖模式,同時在幾個養豬場定下了兩千六百隻仔豬,比合同超出了六百頭仔豬。
簽2000頭生豬的合同,買仔豬必須超出2000頭,養豬不可能一頭豬不會病死,這方麵誰也避免不了。
年底多賣給肉聯廠幾百頭豬可以,一旦抵於合同損失就大了,合同看似簡單並不簡單,到時候差一頭成品豬也不行,不然簽合同乾什麼!
最重要的是剛辦的養豬場,要留幾百隻公母豬,年前就可以自繁自養,明年可省下購買仔豬的錢。
即使自繁自養,肉聯廠同樣有仔豬補貼,因為仔豬?貼是按將來成品出計算的,賣給肉聯廠一頭成品豬才有一頭仔豬的補貼。
無論仔豬和賣給肉聯廠的成品豬,所有補貼都是按成品豬給的,同時也是按當時市場價補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