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從賒拖拉機開始崛起!
此時夕陽已在西邊逐漸墜落,逐漸消失的夕陽,給路邊的老槐樹點綴出了漫長的身影,農田裡的老鄉們也逐漸收工,他們拖著疲倦的身子,扛著鋤頭向村裡走去。
夏風吹過,伴隨著熱浪帶著田野裡植物的清香撲麵而來,他們仿佛聽到內心的呼喚,那是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未來事業的期盼。
他們天黑前回到城裡,冬慶說“雨竹,我們去趟公司吧,和經理顧雨柔商量一下公司未來的發展。
“也行。”李雨竹停頓片刻說“冬慶,這樣工作下去會把你累壞的,我們公司早成立了,以後應該把所有事情交給經理顧雨柔去安排處理,你給他布置工作就行,我不在乎省幾個錢,最在乎你的身體,不然我們設立公司乾什麼!”
李雨竹言語之間充滿了柔情和關心,他這段話蘊含著多少真摯的愛,最多的是無微不至的關懷,隻有愛著對方,才會萌發出這種心理反應。
冬慶聽後驚訝的向她看去,然後笑了,他的笑容滿載著幸福和安慰,他說“我們家最辛苦的人不是我。是你。〞
李雨竹說“我算什麼,我最多算是半邊天,如果沒有你支撐著整個天我什麼都不是。
冬慶聽後溺愛的撫摸了一下前妻的秀發,一雙幽黑的眸子充滿愛的光芒,他說“我們公司正處於起步階段,有很多不穩定因素,各方麵受點累在所難免,起步階段很多事情顧雨柔真的做不了。
比如買豬仔這件事,靠的是人際關係,我一個電話,冬輝第二天就能親自把兩千隻豬仔幫我購買送回來,我讓顧雨柔去辦真的不行,她派人去城省養豬場購買豬仔也能辦到,但是會浪費很多人力財力,甚至會浪費幾天時間。〞
冬慶說的都是實際情況,個彆事情真的不如自己親自操作,這樣會節約很多時間和浪費的財力,剛起步的公司有時候真的背不起。
顧雨柔主抓公司的戰略目標和計劃等等……個彆事情還要自己親自操作才行。
最重要公司沒有走入正軌,他們二人做為公司老板每天還要跑車掙錢,可見剛起步的公司有多麼困難,創業難,穩定事業更難。
冬慶公司發展的太快,他沒有按正常的軌跡發展,說的確切一點就是外強內空。
有句俗語,高高山上掛紗燈,外邊明亮裡邊空,形容的就是像冬慶現在這種情況。
在外人看來他就是在玩火,不是單單外人這樣看,他的三個姐姐和前妻同樣這樣看,隻是阻止不了他罷了。
發展的太快難免有很多漏洞和製約,這些漏洞就需要他自己親自去補充,不然公司就會受到巨大的損失。
家大業大,損失點不算啥,這句話指的是成熟的公司,冬慶現在的公司看似做的很大,卻內在全是空的,機械廠剛剛盈利,隻是不往裡邊貼錢罷了。
養豬場喂養秧子長,年前每天都要往養豬場投入資金,不到年底見不到回頭錢,豆製品廠也是剛剛起步。
批發市場更彆提了,至少二年內就是個貼錢貨,冬慶一生創業能否成功,全押在批發市場的後續發展。
說白了,他的命運就和批發市場係在一起,他把自己一生的盛衰都押到了批發市場上。
所以說,冬慶和李雨竹是創業最艱苦的階段,有些方麵該扣還是要扣的。
當然指的並非扣一些小錢,找的是做生意最敏捷的途徑,選對了經營途徑就能省下很多錢,冬慶現在的情況,扣下來1萬2萬塊錢真的起不到任何作用。
比如二次買豬仔擴充養豬場,充分利用了豆製品廠豆渣的資源,現在看似盲目的發展,幾個月後就是一個巨大的財富。
所以說創業階段發展思路最重要,一個正確的決定就是一個無法估量的財富,當然一個錯誤的決定也足能讓一個人破產。
往往一個決定,是成敗兩者之間的分水嶺,最重要的是看你怎麼選擇決定一個發展項目,對與錯隻在一念之差。
他們來到公司,這時候所有人已經下班了,隻有顧雨柔一個人吃住在公司,她正在後院廚房做飯。
冬慶走到廚房門口說“顧經理在做飯呢?〞
顧雨柔轉身向二人看去,她說“你們怎麼這個時候來了,有事嗎?〞
冬慶說“有點事和你商量,彆做飯了,我們出去吃吧,吃飯的時候慢慢談。〞
顧雨柔說了聲好的,隨手關掉酒精爐轉身走出廚房。
她去臥室換了件連衣裙,在門口換上一雙高跟鞋,和二人一同走出公司。
三人走進飯店,服務員帶他們走進包間坐下。
李雨竹接過服務員手中的菜單點了幾個菜,服務員說了聲稍等,轉身退了出去。
服務員走後冬慶說“顧經理“你明天去工程項目部通知張經理,把施工圖紙稍加修改,在原來300畝地的基礎上,擴充200畝地,用500畝地建設批發市場。〞
顧雨柔聽後就是一驚,她說“按說你是公司總經理,你怎麼安排我怎麼執行就行,能聽一下我個人的想法嗎。〞
冬慶說“你說?〞
顧雨柔說“我下邊的話不代表公司經理與你談話,隻代表朋友之間的談話,我說的話題隻供參考,我們這裡畢竟是個小縣城,你這樣盲目的擴大建設不覺得草率嗎?
你想過沒有,後期建設一旦資金鏈斷裂怎麼辦,也許這些都不重要,你可以重新貸款,這是縣裡一個重點工程,縣裡不會看著你建個爛尾工程扔在那裡,會幫你貸款把市場圓滿完工。
最關鍵的是市場建成後,招不來商怎麼辦,退一萬步說,即使能招來商沒有足夠的進貨客源怎麼辦,我們這裡畢竟不是省城,在各方麵有很大的號召力。
我們這裡是個小縣城,在縣城辦這麼大的批發市場,本身就存在很多不良因素,這些你都考慮過嗎?
剛才說了,我說的話隻限於朋友之間的談話,和工作無關,這是我的一點建議,你如果堅持擴充建設我不反對,因為我是你的公司經理,隻有建議和服從的權利,沒有反對和乾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