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看到母親走進客廳,跑到身邊叫媽媽,李雨竹說“你自己玩去,我和你姥姥說會話。〞
冬雨生很乖,聽完母親的話自己玩去了。
母親坐在客廳剝花生,這些花生都是父親在地裡自己種的,她說“老大來了。〞
李雨竹點點頭,搬個凳子在母親對麵坐下剝花生,她問“娘,我妹妹又出車了嗎?〞
母親說“前天就出車了,這一趟放空回來,估計年二十三就能跑回來,回來年前就不再送貨了。〞
李雨竹問“怎麼不見我爹和弟弟呢,他們去哪了。
母親說“快過年了,你爹帶著你弟弟出去買點年貨,順便給你弟弟買幾件衣服。〞
李雨竹在家裡陪母親說了會話,告彆母親,把兩個女兒繼續留在娘家,帶著兒子走出彆墅向城裡走去。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到了冬三梅出嫁的日子。
冬慶無論經濟多困難也沒有委屈三姐,他和妻子兩天前,去李初然家車行裡給三姐買了一輛十幾萬的紅色轎車,作為出嫁時的嫁妝送給三姐。
在經濟匱乏的年代裡,普通姑娘出嫁彆說陪嫁一輛轎車了,娘家能陪送一輛自行車就不錯了,能陪送一輛摩托車的家庭都不多。
李雨竹當然也願意幫姐姐做這些事情,婆家就剩下一個老姑娘了,說什麼都要讓她風風光光的出嫁。
冬慶和三姐家隻隔一道牆,但是也不能讓她從這個門出去、從那個門進去。
年二十六早上,冬慶把姐姐送回冬村老家,家裡的破房子三天前就收拾的乾乾淨淨,貼上了大紅喜字。
這裡是自己家的祖宅,大姐二姐都是在這三間破房子裡出嫁的,冬三梅也想在自己家老宅出嫁。
冬慶的轎車和給三姐新買的轎車就有兩輛車了,另外又找了四輛車做為婚車,這個數形容六六大順,這年代有六輛轎車迎親夠排場了,冬三梅的婚事辦的很隆重。
冬三梅出嫁趕上了好時候,比大姐二姐出嫁時排場多了,她們出嫁的時候都是婆家用自行車來家裡迎親的。
當時家裡窮,冬慶什麼嫁妝都沒有給兩個姐姐準備,每當想起這件事心裡都難受,總覺得虧欠兩個姐姐的,隻能在三姐一個人身上彌補了。
上午九點,迎親車隊來到老宅門前停車,在鞭炮聲中冬慶把三姐從屋裡抱出來,走到轎車前放在轎車上。
當地有這種習俗,一般都是哥哥把妹妹抱上花轎或者轎車上,家裡沒有哥哥隻能弟弟抱了。
孫浩家裡本身就窮,冬慶沒讓他拿一分錢,他也算是白撿了一個漂亮媳婦。
冬慶把姐姐放在轎車上,剛關上車門,李雨竹端來一盆水潑在車門前,六輛轎車在鞭炮聲中啟動。
個彆讀者在評論區說情節太快,其實沒有必要的情節寫多了都是水,下邊該跳的情節就直接跳過去了。
這樣的情節如果水我兩章也能水出來,結婚能水的話題太多了,我感覺真的沒有必要水,有時間還不如多寫幾個精彩的情況呢,您說我說的對嗎?
簡短解說;80年代沒有什麼婚禮儀式,新娘子娶到家裡拜見一下公婆就完事了,接下來中午去飯店吃飯,吃完飯當天婚禮就全部結束了。
冬二梅和弟弟住隔牆的不行,出嫁三天才能回門,三天內她絕對不能回娘家,這是大婚的習俗和規矩。
她去兩個姐姐家串門可以,但是不能去弟弟家串門,當然冬慶夫妻倆也不能去她家,因為冬慶家才是她娘家。
年29這天上午,冬慶去三姐家接她回門,這天也叫回門也叫回娘家。
吃完中午飯,冬慶把三姐送回去,此時整個大婚完成,過了今天冬三梅想什麼時候回娘家都行,即使長期住家裡也行,老家的習俗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