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鹽狂!
惡人終有惡報,李子浩的意外瘋掉,讓蘇言這個‘好人’有了‘好報’,那就是,心閒了!
不用時刻準備著應付艱苦卓絕的鬥爭,蘇言的心閒了下來,讓他可以從容地著手建立言商學院。
成立言商學院的初衷是受死侍的啟發,古代戰亂多,很多孩子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因此才有了死侍這樣‘亦正亦邪’的組織。
然而蘇言並不認同死侍的做法,把影兒這樣的孤兒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卻把他們訓練成了‘死亡’的工具。
蘇言沒有能力讓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人人都安居樂業,從此再也沒有流落街頭的孤兒。
但是他可以讓那些孤兒能溫飽,學個一技之長,長大了可以自食其力,不至於小小年紀就餓死街頭。
蘇言在現代時看過一部叫《蘇乞兒》的電影,對電影結尾時,丐幫幫主蘇乞兒與皇帝的對話記憶猶新。
皇帝“你丐幫弟子幾千萬,你一天不解散,叫朕怎麼安心?”
蘇乞兒“丐幫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決定,而是由你決定的,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做乞丐!”
當然,電影是藝術加工過的,當不得真,然而蘇言到了這古代,看到這大街上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乞討的人,比比皆是。
特彆是一些孤兒,身無所長,隻能沿街乞討,能當個小乞丐還是幸運的,那些被拐賣的孤兒命運更悲慘。
蘇言當然沒興趣去當什麼‘丐幫幫主’,放著大把的銀子不去賺,腦子秀逗了?。
蘇言認為教孤兒們經商,他們將來長大,即便不能富甲一方,也能衣食無憂。
幫助孤兒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其實蘇言跟林婉清坦言過。
在商言商,蘇言從來都是一個講究投資與回報的人,古代重農抑商,商業專業人才稀缺。
蘇言隻是開了幾十家鹽鋪,商業人才稀缺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還需要自己親自上陣,臨時培訓掌櫃上崗,這才勉強支撐著鹽鋪的極速擴張。
蘇言將來是有打算把生意做到全天下的,到時候嚴重缺乏商業人才,就成了自己做儘天下生意的桎梏,因此這個弊端必須趁早解決。
蘇言建立這個言商學院,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既幫助了彆人,也有利於自己,互利互惠的事,何樂而不為?
這人才,並不是隻有在現代才值錢,這在古代,它也吃香。
這幾日,蘇言就深深體會到了人才的重要性,猴子與範鐵都不在身邊,事事需要自己親力親為。
蘇言心裡叫苦連天,太忙了,分身乏術,憐香姑娘邀約了幾次,都抽不出空來去陪美女喝喝茶。
建立書院需要一個大點的宅子,蘇言跑遍了吳蘇城尋找合適的宅子。
在吳蘇城裡裡外外,來來回回不知道轉了多少圈,那拉馬車的馬,都累得清瘦了許多,猴子要是在身邊,那就是猴子的活,猴子本來就瘦,再瘦也瘦不到哪去。
書院需要請先生,教孩子讀書識字,蘇言不需要博學之士,能教孩子識字的落魄秀才就行,經濟實惠,這樣的人範鐵應該認識不少,問題是,隻有老鐵才有落魄秀才的‘朋友圈’,蘇言可沒有。
書院需要請些幫工保障後勤,猴子門清啊!要是猴子在,也無需蘇言自己親自跑了幾趟‘勞動力市場’。
還有書院需要的一切生活必備物品的采購,老管家李叔對這方麵熟門熟路,李叔啊,老鐵啊,你們可啥時候才回來啊?蘇言我想死你們了!
宅子買好了,就在城西,蘇家老鹽鋪附近,挺大一個宅子,能住不少人,環境也清幽,適合孩子學習成長。
一切生活學習必備物品,書桌筆墨紙硯,鞋子衣服被褥,鍋碗瓢盆等等一應俱全都采購齊了,蘇言可沒少費心思。
後勤保障的嬸娘也請了幾個,也是蘇言精挑細選過的,個個勤快能乾,關鍵是心腸好有耐心,照顧一幫孤兒,沒點愛心耐心的人還真做不來。
至於聘請教讀書識字的落魄秀才,也隻有等老鐵回來再聯係他的‘朋友圈’了,暫時蘇言這個院長身兼數職,讀書識字也一並教了。
這幾日,林婉清也帶了些林府的家丁來書院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