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隻是這樣,霍嬗根本就不會停下來。
畢竟長安城時常會有流民流入,最可怕的明後年,有兩百萬流民入關中,其中無名姓者都有四十萬,長安城也有幾十萬人湧入進來。
見到過那一幕的霍嬗,當然不會隨隨便便就對一些流民驚訝。
一開始他確實有驚訝的地方,畢竟這可是大漢啊,華夏曆史上最牛叉的大漢。
經曆過一次後,他就淡定多了,哪怕見到城中有流民,也不會覺得多麼驚訝。
隻是這一群人,還真是讓人忍不住便要去關注。
……
在他們的正前方,有行人與譯者帶路,時不時會說一些其他人聽不懂的話出來,尤其是那個譯者,更是變著花樣的說各種語言,卻每每都對不上,急的臉色有些難看。
行人,為大行令之下的一種官員,譯者也同樣如此。
當然了,大行令這個名稱其實是景帝更改而來,曾經的官名叫典客,之後帶有極大辨識度的名字是大鴻臚。
大行令是九卿之一,兩千石大員,比霍嬗奉車都尉比兩千石還要高出一頭。
行人位在其下,平日裡無定員,有十幾個的時候,也有幾十個的時候,秩五百石。
譯者則是要更次之,其實就是翻譯,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多時譯者有接近數千人,其中濫竽充數者不在少數。
少時,也有數百人,其中也有裝模做樣的,比三百石,或者一百石,沒有定數。
“侄兒看啥呢?”衛伉見到霍嬗還不走,連忙湊了過來,轉過頭看向來人的同時,不由得哈哈大笑道,“這世上竟還有人長得這麼矮?不過好像還有行人跟隨,莫非是什麼鳥不拉屎國來的人?”
“還真是,居然長得那麼矮,還不到五尺,而且還那麼瘦弱,真是笑死人了。”公孫敬聲也湊了過來,自以為幽默的開口道。
“是啊,就是這些矮小滑稽的人,卻入侵堂堂中華……”霍嬗說到這裡自知說錯,連忙閉上嘴巴。
轉過頭,他正想解釋一句的時候,猛然間發現,這兩個人沒有多少反應。
隨即,他就明白了過來“也是,在這個時代裡,中華還不是普遍的稱呼,在此時好像叫諸夏,華夏,中原……比較多。”
想到這一點,他也就沒有必要去解釋了,還省卻不少口水。
再度轉過頭,霍嬗深深地看著那些滑稽無比,時不時還會對周圍大漢百姓露出羨慕的人們,不由得歎了口氣。
沒錯,來人便是東瀛使團。
不過現在那地方正處於戰亂當中,國度無數,一個縣城幾千人就敢說成是一個國。因此還真不見得,來人便是可以代表整個東瀛的。
“如果沒記錯的話,東瀛天皇的出現大概是在三國末期,等到那個什麼什麼女王認了曹老板當爹之後,才逐漸地統一……”
霍嬗想到此處,不由得便是冷笑一聲,心道“此時來人,顯然不是那麼純粹!”
當然了,再不純粹也不是什麼包藏禍心。因為縱觀曆史長河,東瀛對漢邦崇拜是年深日久的,他們深恨自己出生在蠻夷之地,卻不是中原大陸。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南宋被蒙元所滅,才真正的消失不見,到大明時,便開始一次又一次的侵略華夏大地了。
因此就算不純粹,霍嬗也不覺得對方來此是要做什麼壞事,就算真的有人那麼想,也會有千千萬萬個東瀛奸把他弄死在當場的。
“難道……他們是來打秋風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