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一一把這三人的背景都詳細地說了出來。
陳強,從蘇家魚塘開始成立就在這裡上班,為人和善,也不生事,對魚塘也是儘忠儘責的,家裡有個重病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孩子成績拔尖,陳強很疼愛妻子,是個一等一的好男人。
李達禮,在魚塘上班四年了,經常遲到早退,但工作上也沒有出什麼岔子,跟妻子離婚幾年了,現在是孤家寡人一個,有抽煙喝酒的習慣。
孫有才,來魚塘半年,表現良好,人很老實,乾活下力氣還不愛說話,被其他員工欺負了也不吭聲,繼續悶頭乾活,基本上算得上一個隱形員工。
童宛在邊上聽,在本子上寫了很多關鍵詞,最後落筆時問了一句,“叔叔,你覺得你這三個員工人品還有家境如何,有沒有借過款,還有最近你們有沒有得罪人,或者說有沒有遇上不良競爭對手?”
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沈大康夫妻倆雖然老早就背著沈柒柒的親母好上了,但兩人平時膽小怕事,也很少得罪人,如果一定要說出得罪了人,那二世祖沈小八能算得上一個。
沈小八好吃懶作,吊兒郎當,平時隻會跟一堆小混混吃喝玩樂,都二十五的年紀了,還沒為家裡賺過一分錢。
花的都是沈柒柒的血汗錢,還有魚塘的收入。
前幾年沈小八賭博還欠下彆人的一筆大錢,都是沈柒柒把自己的公寓賣了,還的債。
沈柒柒對這個家,真的仁儘義儘了了。
所以,她們現在猜測會不會是沈小八從外麵得罪了人,人家來魚塘報複了。
或者是沈小八聯合外麵的人,打劫自家魚塘。
因為沈小八老早就像把魚塘賣了,換一大筆錢買個大房子,不過沈大康這次沒有聽從這個二世祖的話。
而報複的人可能就是想魚塘倒閉,他們可以收購魚塘,魚塘不值錢,但魚塘這塊地值錢啊。
據她們所知,很多人對這塊地都有想法。
沈大康沉思了一下,“陳強和孫有才,這兩人家裡環境不怎麼樣,前段時間還遇到錢的問題,小童,我們家真的沒得罪過彆人啊。”
陳強的妻子因為有重病,家裡為了給她看病已經欠了不少親戚的錢,最後山窮水儘了,有跟他借過錢。
孫有才家裡因為去年急著給兒子裝修婚房,在外麵跟人借了一筆錢。
“叔叔,你下午把他們兩個找過來,我探探他的語氣。”
沈大康懵了,這兩人表現都很好,實在不應該啊。
陳強和孫有才在蘇家魚塘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而且沒有犯過一丁點的錯誤,這實在不像啊。
沈大康撓了撓腦袋,泛起了嘀咕,“李達禮抽煙喝酒,上班還經常偷懶,這小子不是更像內鬼嗎?”
一根筋認定了一個人的沈大康堅持己見,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叔叔。”童宛扯了扯嘴角,“你剛剛用詞不是也用‘像?’嗎,凡事都講求個證據,我們看待事情不能光看表麵,越是不像的可能就是犯事者。”
“爸,童宛說得對,越表現得很正常的人,可能就是肇事者。”沈柒柒也很支持童宛的想法。
雖然她不太懂這些,但童宛一向就很聰明,現在還經商了,見的鬼多過見人。
一般人容易被表象所迷惑,然後為許多事物劃下刻板印象,例如看到體形壯碩的胖子,就說“一副癡相”;看到麵容黧黑的農夫,就直覺他一定識字不多;看到做生意的,就說“無商不奸”。
許多的偏見就由此“想當然”地推論而來。
世間的善與惡,有時錯綜複雜,難以分辨,所以凡事不要隻看表麵,不可輕易論斷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