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如故,童如宛!
半個小時後,童宛手上的作品終於完成了。
她織了一條白手帕。
現成的紗布材質的手帕邊緣上加上蕾絲花邊,並在角落繡上蕾絲花樣,手帕的整體感覺煥然一新。
再加上金票蕾絲纖細的紋理,把網格狀的蕾絲重疊在一起,做成流蘇,用漸變色的線,使白手帕沒有那麼單調。
“哇,二嫂,第一次就織得這麼好,你要不要這麼神啊?”作品出爐後,傅詩菡就拿著手帕不停地驚歎。
心靈手巧,真的不是假的。
換在古代,如果童宛不從商,做織女應該也是很有前途的。
鐘師傅驚喜地走到童宛的邊上,她拿起手帕,不停地在點頭,“不錯不錯不錯。”
白手帕本來很單調,童宛在四周加了蕾絲和流蘇。
當時童宛初步織完手帕的外表後,她覺得有些單調,於是問鐘師傅如何才能把手帕變得有特色一點。
鐘師傅提議說可以加點蕾絲,沒想到童宛可以舉一反三,不單隻加了蕾絲,還用漸變色的線做成流蘇,讓手帕更奪目一點。
因為童宛在邊上加的蕾絲和流蘇都不多,既沒有搶去手帕本身的實用性,也沒有變得特彆花巧。
“姑娘,你以前學過這個嗎?”鐘師傅問。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熱衷於上網和新潮的事物,大家對傳統文化的關注越來越低,更加不會去學習傳統文化,更加不要說傳統工藝了,這將後繼無人令絕技日漸沒啊。
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手藝,鐘師傅作為其中之一的傳承人,隻能看著乾著急。
童宛微微一笑,“是的,我奶奶會手工針織,不過我隻是在邊上看。”
鐘師傅更加有興趣了,才第一次上手,就能織得如此成功,手工也不錯,針法上比較穩當,也有自己的創意。
如果麵前的女子願意學習這個,那手工針織這個傳統手藝就後繼有人了。
“姑娘,你願不願意跟我學習這個手藝啊?”鐘師傅自然是看得出童宛的衣著打扮,應該是成功人士,或者是一位有錢的太太。
她心裡沒底,但覺得不問出來會很可惜。
看到鐘師傅想親自教導她這個手藝,童宛有點難為情,她不是桃江市的人,也沒有時間學習這個啊,雖然她還是挺感興趣的。
既然有這麼多的因素存在,她隻有拒絕了。
“鐘師傅,謝謝您對我的厚愛,但我不是這邊的人,要學習起來真的有點難。”她想鐘師傅總不會那麼潮流,可以線上教學吧。
鐘師傅聽到童宛這樣說,心裡是有些失落,但她從來不會為難人,再加上這姑娘不是本地人,要想學習難道每次都跑過來嗎?
她聽得出童宛是外地的口音,也不是他們這一帶的口音,應該是江南一帶的,“姑娘,你是哪裡人啊?”
“我是土生土長的華城人。”童宛沒有隱瞞的意思,很自豪地說出自己來自哪裡。
華城距離桃江市200多公裡,雖然現在交通很方便,但還是挺遙遠的。
鐘師傅聽到是華城人,更喜上眉梢了,“那巧了,我兒子在華城立業,我兒媳婦下個月生孩子,到時我會去華城照顧兒媳婦坐月子,那就可以親自給你授學了,你看怎麼樣?”
她沒有堅持讓童宛跟自己學習的意思,在最後一句問童宛的意見,一切都尊重她的意思。
“巧了巧了,我很願意跟鐘師傅學習,嘻嘻。”童宛興奮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