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元易他們先後抬起頭來,便見一道道玄妙的力量垂落而下,將一道道身影籠罩在其中。
這樣的力量波動元易很是熟悉,這是整個幽冥之地的秩序規則力量顯化,他曾有幸體驗過。
玄都神情微愣,隨即露出一絲喜意,執禮下拜。
元易他們自始至終在旁邊看著,至此,這一場大戰可以說徹徹底底的落幕了。
妖族敗亡,巫族同樣死傷慘重,而在那之後,巫族也做出了他們的決定。
不周神山斷折倒塌,巫族的祖地也被一並毀去。
同時,帝江他們對於巫族的命運早就心知肚明,巫族的延續,是個大問題。
盤古殿的血池乾涸,巫族自身煞氣濃鬱,業障纏身,巫族自然降生的新生族人少之又少,贏下了與妖族的大戰,這一點依舊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
有鑒於此,帝江他們選擇了放棄洪荒大地,大部分族人退入地府之中,背負巫族所有的業障,讓少數族人留在洪荒大地之上延續。
這樣的選擇也是出於無奈之舉,巫族留存的力量確實依舊強大,可族群若是無法誕生新生命,又如何稱得上延續?
巫族自身背負的業障,無需去多說。
這一場大戰有各族共同分擔了一部分業力,巫族依舊占據了主要,尤其是不周山斷折,星域破碎,洪荒的天都出現了窟窿,混亂席卷了整個洪荒大地,遭殃的生靈不計其數。
如今巫族的選擇與龍族鳳族相似,隻是情況比起龍鳳兩族來要好得多。
如此一戰而退,各族可以說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確確實實地欠了巫族一份人情。
沒有巫族在,妖族的統治不會被終結。
如今巫族卻是功成身退,讓出了洪荒大地,即便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可對於萬族而言,這都是巫族主動放棄,不然哪個族群能夠與巫族爭?
巫族大部分殘餘力量退入地府,也正是如今地府最是人手緊缺之際。
同時,後土用輪回的力量,轉化了大量的鬼差陰兵,讓他們為地府效力,要真正組成地府輪回的秩序,這些人手便大部分都來自於人族。
一來巫族的數量依舊不足,現在的幽冥界實在太亂,不止如此,陽間還有不少亡魂滯留,也需要人手去引導,僅憑這巫族的殘存,實力足夠,人手卻是不足。
二來,巫族最擅長的是打架,但在處理瑣碎雜事上,說其能力並不突出,都是抬舉,不得不另外選擇人手來輔佐。
地府的架構,如今才算是真正的開始走向完善,空空蕩蕩的框架正在被填充,六道輪回的秩序,正在被確實建立起來。
雖然元易看著這地府的秩序架構不像是後土娘娘的風格,他猜測這是不是此前諸位聖人為她支的招,才定下這樣的架構。
畢竟元易可不認為,那一次六聖齊聚幽冥,僅僅隻是來恭賀成聖,輪回的建立不是小事,影響太大,其中秩序的真正定下,或許也是各方意誌的統一。
地府的運行模式,明顯不是巫族的風格,也不像妖族的天庭,還要更加嚴謹與完善許多,分化出各種專有的職權來,如閻王判官等,形成專司神職,以輪回的力量鑄成近似於權柄的位格,帝俊的妖族天庭可都未曾發展到這一步。
血色斬妖劍飛回玄都手中,依舊彌漫著煞氣,但隨著人族亡魂的離去,這柄劍已經退化成了尋常的後天靈寶,依舊有著斬妖之力,是一件威能不凡的殺伐之器,卻沒辦法如此前那般,讓持有者當個掛件便發揮出遠超自身的實力來了。
各般事了,玄都鄭重地與元易廣成子他們道謝,在那之後,便是各自離去。
玄都先行返回了人族,廣成子等人則是徑直回歸昆侖,他們名義上可是領了法旨下山的,還需回去複命才是,規矩不可亂,是闡教的作風。
至於元易他們?截教沒有規矩,他們也不急著回去複命,元易帶著三霄暫時留在了幽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