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池邊。
秋風斜斜。
一對璧人吟詩作賦。
紗簾浮動,露出兩張美麗的容顏。
少年鼓足了勇氣吟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1]
子衿姑娘的閨名出自詩經,詩美,名字美,人更美。
詩中所寫就是他此刻心之所向。
周牧不明白,明明子衿姑娘看他的眼神溫柔多情。
卻說是隻把他當兄長。
難道是他會錯意,是他一廂情願了?
不太可能。
一定是自己太著急袒露心意,嚇到她了。
畢竟子衿姑娘還未及笄,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對男女之情應該是懵懵懂懂的。
被男子突然表明心意,一時間倉皇無措也是有的。
周牧猶如同一個犯了錯的孩子,連忙起身行禮賠不是,“對不起子衿姑娘,是在下唐突了,我以為……”
我以為你也像我鐘情你那樣鐘情於我。
這話周牧沒說出口。
不過話說到這裡,周牧還是不甘心就此放棄,一股腦將心裡話全吐露了出來。
“子衿姑娘,我隻知道此次不說,往後便再無機會了,自從你出現在周府,初次見你,我就對你一見傾心,相處之下更是難以忘懷,用膳時想著你,走路時想著你,甚至夢裡也全都是你……”
“原本打算等你三年孝期一過就上門提親的,偏家裡給說了親事,現在隻想要你一句話,若你願意嫁我,我便退了婚事,等你過了孝期,等你及笄,三年五載我都願意等。”
薑子衿撇過頭去,一副小兒女姿態。
見多了薄情郎,忽然冒出個癡情種,見他這般赤忱的模樣。
若問心動不心動,那還真是有一點點的。
若她此刻答應下來,這傻子說不定就會違抗父母之命去退婚了。
接觸下來,其實這個周牧不錯的,儀表堂堂,還是個謙謙君子,溫柔細心單純善良。
也不像彆個世家子那般妾室通房一大堆。
但是有一點,周牧是家裡的小兒子,幾乎是被全家人捧著長大的。
過於的天真爛漫,沒吃過什麼苦。
不用背負家族重擔,也不用為生計而發愁,在他的腦中,有的恐怕都是附庸風雅風花雪月。
聽說周牧她哥哥娶了陸家那個悍婦。
現在父母健在還好說,將來若他不能及第入仕,周家有沒有他的容身之處還猶未可知。
阿娘去世後,她也曾想過嫁一個平凡人家,安安穩穩過完一生。
甚至她都開始背著爹爹和祖母,在外邊偷偷購置房產田地,為將來做打算。
因為她很清楚,爹爹和祖母不會給她多少嫁妝的,也給不了多少。
一切都得靠她自己去賺取。
可與周牧相處後,她想法變了。
小至一個家族,大至梁國,男子的地位決定了妻子的地位。
她若嫁給周牧,那也就是周家的二夫人,將來見到陸婉那個侯夫人還要彎腰行禮,恭恭敬敬的喊一聲嫂嫂。
出門赴宴,但凡見到一個地位比她高的婦人,都要向人彎腰甚至下跪。
可若是嫁的是皇帝,除了太後,全天下的女子都要向她跪拜,稱她一聲皇後娘娘。
與其做正妻同一群小妾通房爭風吃醋。
她寧願在後宮爭那皇後寶座。
同樣是爭,得到的權利卻是天差地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