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
玉清公主走了。
最開心的其實是沈昭儀,曾經的淑妃娘娘。
她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因為宮裡都傳遍了,說她想報複珍妃,想氣死太子,扶自己兒子上位。
他們隻說對了一半。
她想報複珍妃不假。
因為這個女人,她失寵了,還被降了位份。
失寵都是其次,主要是矮了方家兩個女人一頭,見麵還要給人低頭。
她何時受過這種委屈。
所以現在,她如非必要都不出門。
辰妃出身卑微,一家子因為她雞犬升天,那珍妃來自方家,不論真假,出身自然也高不到哪去。
據宮裡的老人說,珍妃長了一張酷似蓁貴妃的臉。
所以說,這女人充其量也隻不過是個替身。
就是不曉得皇上是不是昏頭了頭,還是真如傳言那般,想改立辰王為儲君。
這儲君誰做都成,唯獨辰王不行。
他要是坐上那位置,這後宮眾人恐怕再沒有安生日子。
試想一下,當你從前身份卑微,什麼都還不是,身後又無母家支持的時候,上至皇上嬪妃,下至宮女太監,誰會給你好臉色。
不會的,沒有上去踩一腳都算好的了。
哪怕是生了皇子。
世人都說母親子貴,也不全然是這樣。
身為洗腳婢的母親生的孩子,同樣是皇子,身份也比彆的皇子矮一大截。
隻有一種可能翻身,那就是隆恩聖寵。
皇上的寵分三種,一種是真喜歡,真寵。
一種就是顧忌母家權勢,是寵給前朝後宮看的。
最後一種就還真是像辰王這般,母憑子貴起來的,但不是因為辰妃生子,而是她兒子立功,她跟著沾光了。
可現在看到辰王母子翻身,沈昭儀心裡就發慌。
像辰王母子這樣,還能在宮裡活下來的。
都是鳳毛麟角。
手段那自是不必說了。
可瞧辰妃平日裡卻都是一副慈眉善目,不爭不搶的模樣,他那兒子和她簡直如出一轍。
越是這樣,越覺得這二人可怕。
再瞧辰王對那自稱是救命恩人的蘭側妃,說棄就棄。
可見是相當涼薄。
實際上沈昭儀也不記得,自己曾經得沒得罪過辰妃。
畢竟宮中嬪妃多如牛毛。
出身低賤,突然得了聖寵,又突然沒了的也不在少數。
來來去去的,那哪裡會記得自己給誰擺個臉色。
所以她惶恐,她不安呀。
即便儲位不是兒子,也不能是辰王。
聽說辰王封王建府以後,從皇上那要走了不少宮人,多半是從前與他有過節的。
那些人如今是死是活,誰也不知道。
這要是讓辰王稱帝,曾經欺辱過他們母子的人,恐怕都沒有好下場。
不止她們,她們背後的家族也得跟著覆滅。
她甚至都懷疑,推皇太孫下水這事,會不會是辰王乾的。
但又想到珍妃是方家出來的,不可能會窩裡鬥吧?
誣陷這種事,雖說目前沒有證據,但眾口鑠金,假的都能傳成真的。
這該死的傳言,害得她提心吊膽閉門不出了好幾日,就怕玉清公主上門來鬨。
所有公主皇子裡邊,皇上最疼的,最縱容的就是她。
此番皇太孫落水,皇後被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