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到底吃吃什麼長大的,心理素質怎麼能這麼好。
直屬領導:“我們考察了好幾個人,綜合考慮後覺得程時同誌是機械廠廠長的最優人選。”
程時心說:你撒謊。你分明是被人逼著選我的。
你手上適合的人名單一大串,隨便挑一個出來都比我合適。
因為我現在讓你們看到的,隻是我的技術有多強。
你們壓根不知道我其他的能力。
畢竟,撇開背景和人脈,廠長需要的是組織和協調能力,掌控大局的定力、對未來趨勢的判斷能力。
確實也要懂一點技術,但是不需要這麼精。
我現在最多能去廠裡做一個技術負責人。
連張自強都能看明白的事情,你們怎麼可能不知道?!!
程時表現出了適度的受寵若驚,然後說:“多謝領導對我的信任。不過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我資曆不夠,太年輕,擔不起這麼重的擔子。”
其實不是他對自己沒信心,也不是不想幫機械廠,而是不想以這種方式來幫機械廠。
現在機械廠那麼多職工要養活,卻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
想要起死回生,隻有兩條路可走。
要麼就精簡人員機構,裁員,讓人下崗。
這就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
有那力氣還不如好好把自己新建的廠子辦好。
就好比給一身病痛的老將軍動手術再上戰場,還不如訓練年輕人要更有性價比,戰鬥力更強。
要麼就埋頭搞研發,把技術水平提上來。
可是這要求上下一心,下麵的人肯過幾年苦日子,領頭的人要有凝聚力,上麵大筆投入資金。
現在這三點一樣都沒有。
機械廠的人過慣了好日子,吃慣了大鍋飯,沒有經曆過市場的毒打,彆說幾年,幾個月都熬不住。
聽了程時的話,除了蔣鬱東,在場的領導心情複雜。
意外,驚喜,還鬆了一口氣。
如果程時不知深淺,真的應了,他們將麻煩不斷。
至少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麵都要頭疼怎麼讓這麼大的廠子不出亂子。
蔣鬱東坐在這裡,他們又不好直接勸說程時不要接這個擔子。
現在,程時當著蔣鬱東的麵主動推了,真是再好不過。
這樣大家都不用為難。
領導為了確保程時說的是真心話,又多問了一句:“程時同誌是怎麼看待機械廠的。”
如果程時說的是氣話,搞不好以後又要反水。
大家都覺得程時應該痛恨機械廠,所以反反複複問他這個問題。
程時說:“機械廠是我的老東家。我離開機械廠,責任不全在機械廠,而是整個時代的趨勢。而且,現在事實證明,對我個人而言,現在發展得更好。”
他重生前平等曾經痛恨機械廠的每一個人。
覺得自己被欺負了,被辜負了,被陷害了。
可是走的地方越多,見的人越多,經曆的事情越多,才越發現,其實當時不管他的技術水品有沒有被人發現,對個人事業發展而言,下崗去南方闖蕩都是正確的選擇。
人不夠強大時,隻能順大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