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紗線準備就是個大問題。
整經過程中,要使各根電子級細紗玻璃纖維紗線的張力均勻一致非常困難。張力過大,紗線容易斷裂或產生內應力,影響玻璃纖維布的力學性能;張力過小,紗線在後續織造過程中易出現鬆弛、打絞等問題,導致布麵不平整。
然後漿紗工藝控製。漿紗的目的是提高紗線的可織性,漿紗量過多,會使紗線變硬變脆,影響玻璃纖維布的柔軟性和最終產品的性能;漿紗量過少,紗線的耐磨性和抗毛羽性能得不到有效改善,在織造過程中容易起毛、斷頭。
還有後處理工藝熱處理溫度和時間控製,表麵處理均勻性這些。
一個不慎,也會前功儘棄。
整個過程過程需要退繞機、加撚機,整經機、漿紗機、織布機和後處理設備。
所以織布機隻是其中一個部分。
程時說:“跟紡織廠聯係過嗎?”
圖老板:“聯係過,可是他們的織造機都沒辦法達到我們的要求。”
那倒也是.......
精度,靜電消除能力,高速運行穩定性,普通織布機對玻璃纖維紗線特性適應性都不夠。
程時抿嘴,說:“如果,買最高精度的織造機來改造。”
圖老板:“我們也想過,但是精準控製這個就已經是天方夜譚了。”
程時:“用電腦配合呢?”
圖老板:“想法很好,可是不管是硬件和軟件都達不到。比如高精度張力傳感控製元件。”
電子級玻璃纖維布對張力控製要求極高,張力不均會導致纖維斷裂或布麵褶皺,所以張力傳感器是核心部件之一。
但是用來製造電子級玻璃纖維布的紡織機上需要的傳感器遠遠不止這一個。
還需要位置與位移傳感器,用於監測紡織機運動部件的位置、速度或位移,確保纖維布的均勻性和紡織精度。
溫度傳感器,紡織過程中,溫度會影響纖維的物理性能(如柔韌性、強度),需精確控製。
濕度傳感器,電子級玻璃纖維布生產對環境濕度敏感,濕度高易導致纖維吸濕、導電性增加,影響電子產品性能,需實時監測。
壓力傳感器,用於監測設備內部壓力或流體壓力,確保工藝參數穩定。
視覺與圖像傳感器,用於在線檢測纖維布的表麵缺陷、經緯密度等,屬於質量控製的關鍵傳感器。
振動與噪聲傳感器,用於監測紡織機的機械狀態,預防設備故障。
靜電傳感器,電子級玻璃纖維布易因摩擦產生靜電,靜電積累可能導致纖維吸附灰塵、乾擾生產或引發安全隱患。
既然他提到了壓力傳感器,那就先看這個有沒有可能解決。
程時從包裡拿了一份工業大摸底彙總清單來,轉身翻看。
圖老板好奇程時在看什麼,伸長了脖子,卻被章啟航高大的身影擋住了視線。
這個清單上有諸多軍工企業的信息,是需要嚴格保密的。
所以程時隨身攜帶,現在也避著圖老板看。
之前被人搶走了也無所謂,是因為那些都是軍工企業的負責人,有看這個的資格。
而且他每次隻拿一部分出來。所以就算被他們拿去複印,也隻是其中一小部分。
圖老板的身份,暫時不適合看到這份東西。
程時翻了一下,回來說:“我國的高精度張力傳感控製元件整體還欠缺。不過有幾個科研單位已經在做了。你回頭把缺的元件和設備整理個清單給我,要把每一種元件和設備的技術參數要求寫清楚。我看看能不能幫你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