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生:“我是北方人。那邊地勢平坦,老早就開始用聯合收割機,播種機了。所以,我沒覺得這是個問題。可是現在才發現,湘省一部分地區是丘陵地貌,另外一部分是山區。農民兄弟們都是見縫插針的播種,機械根本用不上。”
程時微微點頭:“嗯,是。用商場上的術語來講,就是要花心思研究客戶的真正需求。”
其實用後來的商業術語講這個應該是“精心探究客戶的真實需求痛點”,但是他覺得那個不適合現在的商場語態,有點裝腔作勢。
周新生:“所以我覺得,有沒有一種機械,用一個小型柴油機或者汽油機作為動力,換個機具或者輪子,就能解決爬坡、平地短途運輸、耕地、收割、抽水甚至是發電,這些所有的問題呢。”
這混蛋終於肯花點腦子,說到點子上了。
程時很欣慰,回答:“你可以琢磨一下。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個思路跟挖機換個頭就能做鑽地機一樣。有什麼想不通的,可以來找我。把這個做好了,機械廠至少三五年之內,不會倒閉。”
周新生:“好的。”
程時:“做出方案就給我看,不要怕改動甚至是重做。其實你要這麼想,有人指導你,告訴你怎麼改,比你自己悶頭乾,最後做出來賣不出去要好。”
周新生紅了臉,說:“是的。謝謝程時同誌。”
程時:“為了預防你走太多彎路,我給你提醒幾個方麵,你先記下來。”
周新生:“好的。”
程時:“分彆是動力匹配,傳動係統的效率,發動機防水密封,可操作性。進行轉化後,實現各種功能的效果。做這種機械最忌諱的就是什麼功能都有,卻什麼功能都不好用。”
周新生光聽著這幾個,就覺得太陽穴在“突突”跳了。
一聽就很難了。
機械廠之前的農機賣不出去,還不就是因為前三個沒做好嗎?
結果還是繞回來了。
程時:“我知道想做好是不容易,不過你也不用太害怕。沒有哪個廠家做新品的時候能一步到位,都是做出來後不斷改進。比如這個電機的選擇。不可能麵麵俱到,完美契合所有情況。所以要選擇幾個最常用的工況。比如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園作為一種型號,適合平原的旱地,菜地,果園的作為一個型號。所以你要把這一個月裡考察到的情況總結一下。估算最大最小馬力,才好選電機。”
周新生:“好。”
程時:“趁著這一次做多用微型農機,你要把整個機械廠的技術水平都提高。首先從你自己開始,就要拿出剛入伍時,那種願意吃苦,願意啃硬骨頭的決心來。不要總想著輕鬆就能成功。”
程時說這話時,腦海裡不由自主又浮現出蓉城飛機廠總工和廠長那破爛的衣服,謝有為那被槍械火藥崩得傷痕累累的手,還有自己曾經再各種廠房裡睡在機器旁度過的夜晚。
周新生:“好的,知道了。”
程時:“有些技術未必要要從零琢磨起,可以派人出去學習,比如鑄造,鍛壓這些,雖然國內比不上國外的水平,有些企業已經能把一個細分類做到比較先進。”
周新生回去搞了兩個攻關小組,一改之前閉門造車,把人都派出去考察。
通過研究全國十幾個農機廠的馬力之後,確定旱地淺耕和水田深耕兩種作業功能的馬力很接近,所以選定了1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
開始設計外形,農機頭什麼的。
以前他們做的拖拉機和農機都是用的皮帶傳動。
現在既然要做精細機械,用皮帶傳動,自然就不合適了。
可是彆的傳動,機械廠也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