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有人附和說:“沒錯,火炮的射程不夠,最後就會導致己方士兵犧牲增加。難道真的要靠咱們的士兵去用步槍突突敵人嗎?”
進攻的時候,都是先飛機炸一輪,再炮擊來一輪。士兵最好隻需要過去插旗,清剿剩下的少量敵人。
如果是防守,也要靠炮擊把對方壓製住,比如把對方的火炮陣線掃平,才能保證守陣地的士兵的安全。
所以就要求己方的火炮射程要比對方的遠。
不然就會形成互相轟炸,同歸於儘的場麵。
還有人說:“關鍵到了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空氣稀薄會導致***燃燒效率下降,實際射程還要縮減10%到15%。就是說到時候連17公裡都保證不了。那就真的是麵對麵轟炮了,根本達不到用火炮保護有生力量的目的。”
總結起來,就是這個火炮一無是處。
林國棟轉頭對程時說:“彆偷懶了,上來吧。”
程時無奈起身,悠然走上前。
然後各個炮兵部隊的首長都皺眉:這是哪個部隊的兵油子,懶懶散散的。
要是我的手下,我現在就罰他跑個負重十公裡。
林國棟對程時抬了抬下巴,說:“來吧,說說你有沒有什麼好法子。”
程時:“這個裝彈其實可以搞成液壓踏板聯動設計,就是讓炮手一踩踏板,就能同時完成輸彈與藥筒裝填,還能保證液壓閥每次都能恰到好處的順利啟動。”
首長瞪大眼睛:“誒,這個可以啊。站著動動腳,肯定比抱著彈藥跑來跑去要省力啊。穿著防護服也可以可以很好操作。”
程時:“最好在炮尾增設有機玻璃觀察窗,炮手不用俯身即可觀察彈丸定位狀態,確保聯動係統在完好運行。”
有個首長問:“那液壓油溫度問題呢?”
程時:“加個熱得快啊。”
所有人都怪叫:“哈,那不把油燒黑了。”
“謔,你這小子,還真是異想天開。”
程時:“所以在裡麵加個溫度傳感器,跟加熱棒聯動。加熱啟動用手動,但是溫度達到上限就自行停止加熱。溫度測試數據要能外顯。”
還有人說:“可是超低溫的時候,靠這個可能太慢,而且黏度增加,怎麼都會有影響。”
程時:“所以要研發超低溫的液壓油。比如黏度指數VI大於180的合成酯類低溫液壓油。45℃還是能保持良好的流動性。”
陸文淵:“適應風沙這個呢?”
程時:“在增加防塵套的技術上,增加5μm燒結濾芯和活性炭吸附層,雙層濾料,就能濾除99.9%的沙塵顆粒。這樣就算液壓油汙染度等級達到NAS10級,通過過濾之後也能降至NAS7級。後麵保養的時候隻要換濾料就行了。”
他收回之前的話,這小子解決問題比鄭擁軍強多了。
陸文淵暗暗驚訝了,由衷稱讚:“我覺得你這個法子更穩妥實用。萬一出現縫隙,灰塵漏了進去,也有第二重防護,至少可以保證當時的使用不出問題。”
剛才問射程那個首長問:“射程你能解決嗎?”
程時:“在彈底加裝底排固體燃料藥柱啊,發射後藥柱燃燒產生氣體填充彈底低壓區,減少空氣阻力,就使射程提升到20公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