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忙點頭:“好。”
程時說:“首先振動傳感器。可以選壓電式振動傳感器和電渦流式傳感器,兩種各有優缺點,你們要想知道,去查資料,或者花錢請我來上課。然後是應變傳感器來監測槍架變形要求,可選電阻式應變傳感器和光纖應變傳感器。”
戴廠長覺得這是天方夜談,問:“這個漂亮國有做出來嗎?”
程時:“他們應該也還在理論研究和試驗階段。”
戴廠長:“那說了木有用啊。”
程時:“所以我說你們做不到。我不想說,你們偏要我說。其實我們不能一直追著彆人屁股後麵跑。要想辦法趕到前麵去。”
戴廠長臉又紅了,也不知道是被氣的還是羞的,甕聲說:“你告訴我哪裡有,我先弄回來試試。”
程時:“講道理94研究所應該可以做。”
蘇總工心說:豁,這不被這小子繞回來了嗎?
有個首長說:“誒,94研究所也是兵器集團下麵的。同一個係統的,好說話啊。”
戴廠長:“好,我去問問他們。”
程時補了一句:“儘量選精度最高的傳感器。”
蘇總工有點想笑:這小子這是怕自己一個人揮鞭子,給94研究所的壓力不夠大,所以要弄個級彆高的人幫他盯著他們嗎?
華北軍區首長:“好了,這個讓他們自己想辦法改進。就算94研究所沒有合適的,也可以叫他們想辦法研發。不能都等著把飯喂到嘴裡,就算喂到嘴裡,也總得自己嚼嚼。”
戴廠長有些囧。
華北首長對程時抬了抬下巴:“你說說解決故障率高的措施。”
程時:“這個比精度問題好解決。故障一般分為幾種。首先滑機故障。這個一般是擊發阻鐵和槍機框待發卡槽的待發麵磨損。射擊時,擊發阻鐵與其相扣合的零件產生撞擊和摩擦,特彆是扣合時撞擊載荷很大,導致擊發阻鐵和槍機框待發卡槽的待發麵易磨損出現無法按正常操作停止射擊。”
“一是在不改變原有擊發機構基礎上,選用耐磨性和強度更高的材料,並進行特殊處理;二是改進擊發機的結構,對擊發機構進行重新設計。”
“第二是不退殼故障,槍機在後坐過程中,機頭上的閉鎖凸筍與機匣上的導棱發生碰撞致使導棱磨損碰傷,阻礙活動機件向後運動;或者槍機框上的導棱與機匣上的導槽配合不當,機匣上導槽麵磨損嚴重出現毛刺,增大活動機件後坐阻力,導致後坐不到位,導致退不了殼。”
“這個解決方法就更簡單。因為多半是由於零件的加工誤差和整體裝配誤差導致的,隻需要嚴格把控加工和裝配精度。還有對容易發生碰撞和磨損的麵進行強化處理,如采用陶瓷複合鍍層工藝,就能解決。”
“還有一個可能很快就會出現故障就是斷裂。因為我剛才拆開的零件裡,已經發現細微變形和裂痕。比如裝填柄與拉柄的連接處。這裡是應力集中區,向後裝填起動時受力較大且方向不正。保險機柄受力較大,也會導致斷裂。對這兩個部件,要重點優化結構設計,減少應力集中,還要選用強度更高的材料和抗彎折的造型。”
哪裡更簡單了?!!
你說得輕飄飄的,其實沒有一條是能輕易做到的。
戴廠長在心裡嘀咕,嘴裡卻說:“這個保險機柄用的是7075T6超硬鋁合金。”
程時:“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7.62mm重機槍,67式重機槍,采用40Cr等低合金鋼。沒出現過保險機柄斷裂的大概率故障。為什麼不沿用那個材質呢。”
戴廠長:“為了執行輕量化設計理念......”
其實他也很惱火,這才減輕幾斤?還遠遠沒達到目標,就出現這麼多問題。
再往下豈不是更......
程時:“圖紙給我看看。”
有人立刻拿了圖紙過來。
程時看了一眼,眉頭不由自主皺緊了:“你們采用的還是薄壁鏤空結構,最厚的地方才4mm,強度冗餘太少。而且受力點也沒有做加強設計。”
戴廠長:“我們測過7075T6的屈服強度大於503MPa。”
他想說是他現在能找到的,最硬最輕的材料。
程時:“那你們測了它的衝擊韌性嗎?”
&n2。”
程時:“40Cr合金鋼的的衝擊韌性αk是60J/cm2。也就是說你們現在用的材料隻有67式的一半。如果士兵誤操作,比如強行撥動保險或者裝卸的時候,失手把槍械摔落在地。瞬時衝擊力會達到正常操作力的5到10倍,一下就可能把幾個關鍵部位給摔裂了。”
戴廠長辯解:“我們的戰士很愛惜武器,一般不會去摔它。”
程時:“武器一定要結實,耐用。在極度危險和緊張的情況下,你不能要求每個士兵都能那麼鎮定的按照規範一步一步操作。而且還要考慮子彈打完,槍被當成冷兵器使用的情況。”
肉搏戰的時候,戰士用槍托砸敵人,敵人沒事,槍托先碎了,那才是真正的絕望。
首長們雖然現在不需要打仗,可是年輕的時候都是在戰場上搏殺過來的,壓根聽不得這個,紛紛說:“一定要改。”
“這個可開不得玩笑。最好用不上,但是一定要確保有這個功能。”
程時接著說:“這個槍和裝甲運輸車一起研發,很可能都要用於高原軍區。”
比如跟阿三的邊境,一直不太平。
那邊又偏僻沒有人,所以隻能用機動部隊在緊急之後往那邊運兵了。
所以才需要輕量化的大火力單兵武器。
一個班就能扛著跑到前線,用火力壓製敵人的進攻,然後打完就能跑,以避免被敵人用火力覆蓋定點清除。
戴廠長猶豫了一下點頭:“是有這個考慮。”
這本來是機密,可到了這會兒,也不能瞞著程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