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明顯是個仿漢代的東西。
程時瞥了一眼,說:“這個啊,我解不了。”
萬一弄壞了,她說這是個真文物,值兩百萬,他上哪兒說理去?
岑雲舒:“放心,這個不值錢。弄壞了不用你賠。其實我們想了好多法子,火燒水淹,刀劈斧砍都奈何不了它。上一次,在機場碰見程時,也是我帶著這東西去海城找人幫忙,結果也沒能打開。要是程時同誌也弄不開,我都打算找個電鋸或者乙炔切割機來了。隻是那樣又會被人嘲笑無能,是在咽不下這口氣。”
錫青銅的布氏硬度是100到200HB,遠超硬度50到80HB的普通鐵製刀具。
如果結構緊密,水火也進不去。
那麼多人都打不開,到底有什麼神奇的機關。
程時聽得有些心癢癢了。
周安宇笑:“你連一千萬美刀的戰鬥機都敢隨便上手,害怕這麼個盒子。我幫你作證,弄壞了不用你賠。”
程時這才上前仔細打量盒子。
表麵鑄有二十八星宿紋飾,匣體四麵各有四個青銅獸首銜環。正前方那個最大,其他三麵的略小。
程時伸手量了一下,盒體長寬高約30x28x28cm。
搞機械和建築的人都知道,人身上的藏著很多“尺子”。
古代工匠也常用到。
《孫子算經》記載“六尺為步”。
手掌張開,從拇指尖到小指指尖的距離,被稱作“拃”。
成年男子的“一拃”長度通常在為18到22厘米。
老工匠在製作小型木質器具,如木盒、小型桌椅構件時,當手頭缺乏精準量具,會依據自身經驗,利用“拃”來估量長度。
程時的“一拃”是23厘米。
他問岑雲舒:“裡麵的空間大概有多大,是什麼構造。”
岑雲舒:“不知道。”
程時把那盒子翻來覆去的看:“你放的是什麼東西。”
岑雲舒:“放的東西是公章。”
程時瞥了她一眼:“公章?”
岑雲舒臉微微發熱:“家父跟人喝醉打賭......他完全沒有看到對方怎麼把東西放進去的,我又不在場。”
明顯是被人做局了。
程時直起身,說:“那報失,重新做一個好了。”
岑雲舒:“可是明天,我就要把這盒子還給人家。直接這樣還回去,等於就是把公章也給人家了......”
就是說,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程時問:“有聽診器嗎?”
岑雲舒叫人拿了一個上來。
程時摸了摸獸首的嘴巴。
裡麵沒有暗藏的按鈕,所以這條路走不通。
岑雲舒說:“我們還用光照和水泡,想找出隱藏按鈕,都失敗了。”
再嚴絲合縫,按鈕那個位置總是有縫隙的,隻要有縫隙,泡在水裡就會冒氣泡。
程時把左邊那個獸首的銅環旋轉了一下,然後捏著獸首的嘴巴上下輕輕一合。銅環就崩開成了兩半。
周安宇驚訝地接過,拿在手裡,那兩個半圓就在他眼皮子下又嚴絲合縫的變成了一個完整環:“誒,有意思,你怎麼發現的。這東西嚴絲合縫,壓根看不出來有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