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中,陳敘分出了些許心神,通過煙火廚房查看新得的幾樣靈材。
如今借道幽冥的能力他每日可以使用五次,今日他已用過了三次,因而最後兩次的使用機會他便暫且留著。
隻是趕路而已,並不需要使用借道幽冥。
這不是說他就預料今日一定還有危機,而是習慣性地謹慎之舉。
一路前行,道旁漸漸出現田野村莊,原先的荒寂開始在無形間消退。
這片天地也真是有意思,十裡之內便可以出現兩個好像完全不同的世界。
從荒蕪幽寂,到生機勃勃。
夕陽西下,陳敘看到遠處蒲峰山上的火光似乎將整片天空都染成了火燒雲。
路上間或遇到行人,有挑擔的貨郎,有趕牛的牧童,還有道路邊的田地裡,用溪水濯洗手腳的農人……
人們也看到了那遠處絢爛的晚霞,普通凡人並未察覺到那是大火在燒,隻議論說:
“今日的夕陽怎地這樣好看?竟像是那說書先生的話本裡……說的有仙人在天上燒火哩。”
“什麼說書先生儘說胡話!仙人怎會燒火?仙人又不必做飯,燒火做什麼?”
這話可將旁人難住了。
說話的牧童騎著牛,便得意洋洋,昂首挺胸道:
“你們聽我說,我聽過的才是對的!仙人都是吸風飲露的,根本就不吃東西。他們又怎麼會要燒火?”
“那、那無人燒火的話,天上那大片雲又是怎樣來的?”
牧童頓時一噎,滯澀了一下才忙說:“雲就是雲啊,世上既有朝霞便有晚霞。
這是日升日落自然而然便有的東西,與天上燒不燒火又有什麼關係?
照你們這麼說,天上有火燒雲便必是仙人燒火,那仙人一天無事可做,儘早早晚晚給咱們燒火不成?”
這下子就輪到旁人被噎住了,一下子接不上他的話,隻得悻悻說:
“那仙人吸風飲露也不對,是人就得吃東西,仙人也要吃東西。
不吃東西又怎會有力氣?仙人也是人哩……”
咦,這話就有意思了。
陳敘本來是在信步而走,雖習慣性地留了些心神關注四周,權做警惕,但路旁行人的對話他卻當真是無心留意。
可就是沒留意,這道旁之人的話語鑽入了耳中,卻不知怎麼竟是帶著些說不出的韻味。
他不由得微微停了腳步,轉頭去看那對話的幾人。
卻見道旁站著的不止是牧童與農人,竟還有一個牽著毛驢的小道士。
小道士甚是眼熟,正是陳敘曾經在濟川縣見過的玄一小道士!
此時的玄一小道士正專注聽著牧童與農人對話,完全沒注意到陳敘從路旁走過。
等牧童被農人說得啞口無言時,他忽然就啪啪啪地鼓起掌來。
牧童被掌聲弄得羞惱,忙說:“你這個道士怎麼回事?都說了仙人吸風飲露,你還是修道之人呢,怎地不聽我言,反倒為這人鼓掌?”
玄一小道士眨巴眼睛說:“可是他說,仙人也是人,我覺得極有道理,難道不該鼓掌?”
牧童急道:“仙人又怎會還是人?都成仙了,自然就不是人了啊!”
玄一說:“那如果仙人不是人,為什麼又叫仙人,不叫其他?”
牧童頓時再次滯住。
這下子就輪到那農夫得意洋洋道:“我就說嘛,仙人也是要吃飯的。正如咱們皇帝陛下也要吃飯,天下間,誰不要吃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