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五層境界,陳敘還想再看,可頭腦中紛亂的龐大信息卻已是將他心神衝刷,使他再不能繼。
初級的文心九轉,僅僅隻是解說了九轉總綱。
甚至後半部分的總綱陳敘還無法窺看。
他唯有在茫茫無窮的信息衝刷中,牢牢捕捉住文心九轉的第一層:視思明,觀照本源!
何謂觀照本源?
這與劈柴二級的“洞微”,乃至於伍夫子傳授過的“觀潮法”,似乎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文心九轉第一層的“觀照本源”,更多是針對文道靈材而生效。
陳敘便在此時心神忽動,他腳步一轉,走到煙火廚房一角。
那裡被他放置了一張桌案,桌案上則擺放了文房四寶,以及此前陳敘收集的種種“文道靈材”。
譬如,《俠客行》原稿!
此物也有詞條:
【一篇文氣縱橫的青煙詩原稿,雖未吞山河,俠骨已生輝。此詩仍在蛻變中……】
不行,這篇原稿陳敘如今還使用不得。
但此時的他,胸中卻仍然湧動著一股說不出的激昂情緒。
文心九轉,處處動人。
陳敘立刻鋪紙磨墨,又重寫了一篇《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筆墨落紙,似如雲煙縱橫。
而陳敘的文海中,那墨硯扁舟上,原本隻是接近凝實的吳鉤,此刻陡地一跳,竟就這般忽忽然完全凝成實質了!
他寫:“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胸中殺氣沸騰。
又寫:“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一股豪情,縱躍而上。
……
直至全詩落筆,麵前筆墨淋漓的詩卷上方,忽然就生出一道詞條:
【詩人由心書寫的詩篇舊作,文心附著其上,已然生靈,反複熬煉可以製作文道靈食。】
是什麼樣的文道靈食?
陳敘捧起紙張,卻是來到灶台邊。
遵照文心九轉的法門,他一邊搬運丹田中的先天一炁,一邊將《俠客行》詩卷浮空放置在一口灶眼上方。
禦靈術同時施展,牽引詩卷不落。
下方,灶台內的火焰被陳敘用控火術點起來。
呼——
橙紅色的火苗騰地竄上半空,將那浮空的詩卷燒灼至焦黃。
在陳敘的精微控製下,這焦黃的詩卷半落不落,仿佛時刻都處在將要燃燒成焰的邊緣,卻又偏偏並不真正生出火焰來。
火焰與詩卷,如此浮空相對,如同薪火對峙,漸漸地時間流轉。
一刻鐘、兩刻鐘……
半個時辰,三個時辰……
陳敘就這樣盤坐在灶台前,足足五個時辰過去。
這個過程稱得上煎熬。
每一時每一刻,陳敘都要對詩卷與火焰進行精微控製。
他的神魄被大量消耗,與此同時,俠客行的文字似虛似實,亦如流星墜空般,不停循環往複,在他文海中衝刷。
陳敘從未有什麼時候,如此刻這般精微剖析過文字的存在。
他的文海中又像是存在有一把把刻刀,在將詩卷上的一切逐個雕琢。
直至某一刻,陳敘忽然聽到文海中一聲錚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