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到底是什麼?
在此之前,陳敘有一種普世的概念,他認為妖應當是飛禽走獸生了性靈,有了智慧,得了法力。
便如鼠妖阿實和九爺,又或是刺蝟小妖魏源這般。
市井傳說中,妖性難馴,頗多為惡。
可迄今為止陳敘遇到過的妖,不論是有情有義的兩隻鼠妖,還是克己守禮的刺蝟小妖魏源,又或是初開靈智的鷹妖……
它們都沒有一個是惡的。
即便是正邪難辨的狐妖胡溪,其實也是在正經修行,在尋求超脫,在追逐大道。
可見生了靈智的妖其實與人也沒什麼不同。
人有善惡,妖亦有善惡。
惡妖當然存在,但也不能一杆子打翻所有的妖。
但眼下,陳敘卻又聞聽到了另一種妖。
炎精!
它似乎不是獸類成妖,而是類似於天地自然生成的精怪。
馮原柏解釋說:“世人常以為,飛禽走獸、草木之類成了精,便是妖,這倒也沒錯。
但在修行人的概念裡,妖其實是異類的統稱。
有棺蓋成精,那是棺妖,有船隻成精,那是船妖,有畫卷成精,那是畫妖……
但這些,還不是妖的全部。
有時天地自然災害也會成妖,劫氣衝霄,引發旱、澇、疫等,皆能成妖。
旱災是炎精,水災是淵墟,若有地震,便是地鳴翁來了,若是瘟疫瘴氣,世稱九骸娘娘。
這些是災害中的大妖,而除卻這些大妖,亦有各種小妖。
譬如旱災若是日益加重,必定還會伴生蝗蟲妖,大凶的如歲凶童、黑雪姬、炎翅使等等。
天災中的許多妖類是沒有理智的,它們隻會破壞、吞噬、侵襲。
道門所言,要對妖魔實行斬儘殺絕之策,多因此類劫妖而起。
然則仲尼祖述堯舜,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荀子曰,養國山林,藪澤草木,魚鱉百索,以時禁發……”
馮原柏引申議題,從北疆有可能蔓延的旱災,說到了妖的種類,又說到了斬妖除魔的必要性,再又說到了與妖共處的理論根基——
原來他如此洋洋灑灑,綱舉目張,抽絲剝繭,懸河而下,一切竟皆隻為了要與陳敘再講一場“平妖策”!
這不是馮原柏第一次與陳敘說到平妖策,可今日言語之深入,卻是前所未有的。
陳敘這才真正感受到,一個進士的學識可以淵博到什麼程度。
饒是他耳聰意明,過目不忘,此時聽講,也不由得生起種種震撼的感覺。
陳敘發揮了自己超凡的記憶力與理解力,將馮原柏此番所說一切都牢牢記在心中。
他不但記憶,也與馮原柏探討,並時不時發表一些自己的意見與觀點。
相比起馮原柏的老成精煉,陳敘則要天馬行空許多。
但他又不隻是天馬行空,更有許多觀點說出,直叫馮原柏眼神一亮又一亮,大呼精妙,欣喜萬分。
如此兩人探討良久,從日上中天到日暮黃昏。
馮原柏旁征博引,講述了許多與妖相關的秘事與公案,其中很有一部分內容,是圈層之外的人極難接觸到的。
此番講述,說到底還是馮原柏在為陳敘的鄉試開道。
末了,馮原柏道:“敘之,北疆旱災之事終究非一人、一時之力所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