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人間佛_我的姑母是馬皇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2章 人間佛(1 / 2)

本來馬鈺他們隻準備在莊子裡待三天左右,畢竟大家都挺忙的,也沒空在這裡多待。

隻是誰能想到,發明創造竟然也能上癮啊。

在弄出了新式織布機和紡紗機之後,馬鈺在村子裡閒逛,發現一群老人孩子坐在樹下手工給棉花脫籽。

速度慢不說還浪費人力。

他就想到了脫籽機。

上輩子就是農村出來的,他經常見到這東西。

隻不過前世見到的是鋼鐵製造的機器,需要電力或者發動機提供動力。

還好這玩意兒機構並不複雜,主要結構也就兩個滾輪,外加一些配套的小零件。

改成手動的或許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就做,他再次找來那個木匠,兩人開始嘗試著製作脫籽機。

這一次就沒那麼順利了,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馬皇後得知情況,立即做出暫停回宮的決定,在這裡多待幾天。

並且還寫信將這些情況告訴了朱元璋。

朱元璋自然滿口答應,並且還派了五名能工巧匠過來幫忙。

他對脫籽機也充滿了期待。

小組織的其他人知道了馬鈺想做的事情,也都過來幫忙。

隻是他們除了打打下手,也提供不了多少幫助。

不過馬鈺這會兒當老師已經習慣了,借著改進機器的過程,給大家講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識。

比如什麼叫摩擦力,如何增大摩擦,如何減小摩擦。

如果是平時拿著書本上課,大家會覺得枯燥,很多人也是沒興趣聽這些的。

但這會兒是為了改進機器,大家反倒是興致勃勃,聽的很是認真。

尤其是伴隨著一個個問題被解決,脫籽機漸漸展現出效果之後。

成就感讓大家的興趣就更大了。

第三天朱元璋派遣的工匠到達。

這些都是工部最頂尖的工匠,也可以說是當世最優秀的工匠之一。

有了他們的幫助,很多之前沒有頭緒的問題,莫名其妙就解決了。

問工匠,他們自己也直撓頭。

倒不是他們想藏私,而是自己也說不清楚。

他們隻是單純根據經驗,覺得這麼做或許可行。

然後就行了。

馬鈺心中感歎,這就是沒有建立完整的學科體係的弊端啊。

工匠們都是靠著經驗在做工,而且他們的經驗也沒辦法有效的傳承下去。

很多技術,真的就是隨著匠人的死亡而失傳。

等算學打下一定基礎,有必要將學科體係給弄出來了。

不過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眼下還是先把機器弄出來。

在專業工匠們的幫助下,第七天,第一台真正實用的脫籽機終於製作完成。

這個機器非常簡陋,主體結構就是一個木架子,兩根兒臂粗的滾軸,再有一個動力輪。

再加上一些輔助用的小零件。

為了節省力氣,馬鈺還特意設計了一個齒輪結構。

大的動力輪輕輕轉動半圈,兩根滾軸就能轉動幾十圈。

一人轉動動力輪,另一個人把籽棉一簇一簇的放進滾軸裡。

滾軸會把棉絮帶走,從另一側吐出來。

棉籽則會留在滾軸的這一邊,並落在下方的筐子裡。

雖然一次不能填太多籽棉,否則會被卡住,但效率也比手工脫籽快了千百倍。

馬皇後是親眼見證了脫籽機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依然感覺不可思議。

就兩根滾軸,就能輕鬆的把棉籽給脫掉?

她不禁再次回想起馬鈺之前說的那句話:

這就是提升生產力的魅力。

但這還不算完,馬鈺在弄出脫籽機之後,又想到了脫殼機。

就是糧食作物使用的脫殼機。

古代給糧食脫殼,要麼就純手工一點一點脫。

這個效率有多慢,可想而知。

要麼就找一塊硬化過的地麵,將收割好的麥子等莊稼鋪在地上。

然後用牛、人拉石滾,一遍又一遍的來回碾壓,通過這種暴力脫殼。

浪費人力畜力不說,還會造成部分糧食的浪費。

有些糧食會被碾壓到地裡麵,扣都扣不下來。

關鍵是,這種脫殼的方法太看天了。

隨便變個天,都能造成巨大的損失。

古代朝廷為何要將人束縛在土地上?

因為在機械化之前,農業真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辛苦、風險大、產出少,但又是生存必須的。

既然棉花脫籽機弄了出來,那也不差一個脫殼機了。

這玩意兒馬鈺也是見過的,還幫助長輩維修過,知道這玩意兒的基本結構。

有了之前製作脫籽機的經驗,這次製作脫殼機就順利了許多。

隻用了五天就給弄了出來。

從農戶家裡拿了一堆麥穗,等機器轉動起來,扔進木倉裡。

一震‘框框朗朗’的聲響過後,麥粒混合著麥糠,一起落在下方的筐子裡。

前世的脫殼機是機器作為動力,因為動力非常充足,所以會加裝一個風扇將麥糠吹飛。

實現麥粒和麥糠直接分離。

但現在是純手動脫殼機,加風扇純屬吃力不討好。

不過混合在一起的麥粒和麥糠也很好分離,找個有風的天氣,利用風力就能將兩者分開了。

總之,有了脫殼機,又能節省幾十倍的人力。

對於農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又一台機器在自己的手裡被發明出來。

小夥伴們非常高興,雖然他們隻是打了打下手,可依然親自參與了。

那種成就感是非常強烈的。

而且經過這次的事情,也讓大家相互之間更加的認可。

原來我們一起配合,能乾出這麼大的成績。

甚至部分小夥伴,還喜歡上了這種手搓機械的感覺。

一直在追問,還有沒有彆的機器要做。

其中表現的最積極的,就是一直以來的小透明人,朱橚。

自從知道馬鈺掌握著奇奇怪怪的技藝之後,他每天都過來問個不停。

一開始馬鈺還很奇怪,但想到這位未來周王的曆史成就,就釋然了。

這位可是真正的生物學家啊。

雖然物理學和生物學區彆很大,可都是理工科。

他對這玩意兒感興趣是很正常的。

不過馬鈺還是覺得,有必要引導他繼續往生物學這條道路上走。

畢竟理科特彆依賴天賦。

一個天才的出現,能頂的上一群普通人幾輩子的努力。

朱橚上輩子沒人引導,自己就能變成生物學家,可見在這方麵是有點天賦的。

如果有自己引導,他的成就會有多高,簡直不敢想。

說不定未來的生物學之父就是他了。

而且這小子已經九歲,也到了打基礎的年齡。

於是他就找到了馬皇後。

馬皇後正在為又一件農業利器誕生而興奮,見到馬鈺臉上的笑容怎麼都無法控製住。

“鈺兒,你真的是給了姑姑一個又一個驚喜啊。”

馬鈺笑道:“現在您相信我學識廣博了吧。”

馬皇後大笑道:“胡說,姑姑從來都沒有懷疑過你。”

“鈺兒學識之廣博,天下第一。”

馬鈺笑了笑,轉而說道:“姑姑應當知道,我們家族最擅長的,就是將零散的知識梳理成體係。”

“不隻是史學、算學,格物之學也同樣如此。”

馬皇後有些疑惑,搞不懂他為什麼忽然講這事。

馬鈺繼續說道:“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隻有知其所以然,才能推導出更多的‘其然’。”

“這個道理在格物學上尤為的適用。”

“通過梳理格物學的知識體係,了解其基本原理。”

“然後根據原理,創造出更多的工具。”

“就如我能改良紡紗機和織布機,能創造出脫籽機和脫殼機。”

“其實都是根據格物學原理,推導出來的結果。”

馬皇後若有所思的道:“技藝如此,已近乎道矣。”

“你想開堂授課,將格物之道傳授給他人嗎?”

馬鈺頷首道:“是的,過往之世,人們對於百工技巧,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新事物新工具的發現,多依賴於巧合,發展的過程實在太過緩慢。”

“如果天下人都懂格物之道,千萬人一起研究探索,生產力將會日新月異。”


最新小说: 太空大陸 籃球終點站 九個哥哥團寵我 咦?我不是變態嗎?怎麼成團寵了? 幽魂騎士王的地下城工程 人皇鎮淵 三興大漢:劉禪不思蜀 嬌軟丫鬟上位後,禁欲王爺寵入骨 失憶當天,我嫁給了億萬總裁 我都成大隻佬了,你們才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