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果然是希望的顏色。
紅磚的需求量太大,顧七七又開了兩個窯,反正田地的陷阱工事結束了,能分出大量人手。
燒出來的磚泡過水,就很硬了,比土磚結實很多。
顧七七從記憶中得知,這個地帶的氣候四季分明,冬天有四個月長,也下大雪,很冷。
具體能達到多少度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每年冬天都會死很多人,餓死、凍死、傷風生病死的,原始人都習以為常。
磚攢到一定程度,顧七七就開始規劃住宅區了。
為了取暖方便,隻能建平房。
每條巷子的寬度,每戶的大小,房間數量都要提前設計好。
最終,顧七七還是決定以家庭為單位把大家分開,反正她不喜歡大鍋飯,大冬天也不方便。
但是又不能是太小的家,起碼家家都要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否則這些老人和孩子關鍵時刻可能會被拋棄。
顧七七跟族長一起統計了一下。
十多口人的大家庭占多數,也有三口之家的,不過數量極少。
當然,未婚男女、孤兒、孤寡老人也不少。
顧七七先建大房子,九十平的居多,然後是少量的六十平的。
而且還要建一些糧庫、地窯、廁所、柴房、各種動物棚子等公共設施。
全部規劃好就開始動工。
也沒個日子,當然就不用算計著吉時。
大晴天就是好日子。
當眾人知道再也不用睡在木頭上了,很是興奮,一個個乾勁十足。
顧七七空間裡有各種測量工具,她全教給了海,讓他保管並學會使用方法。
海更聰明,學知識極快,記憶力、觀察力,邏輯思考能力都不錯。
顧七七親自監工建好第一座房屋後,大家都新奇的不行,都往裡跑,四處摸摸看看,喜得哇哇直叫。
這裡沒有水泥,顧七七就用傳統的三合土做為黏合劑,反正粘性很強,質量也很好。
顧七七還搭了火炕。
所有屋子不管多大麵積,都是一個小堂屋、兩個灶眼兒,加四個帶炕房間的設計,隻不過是炕大炕小的區彆。
海很快的就掌握了所有工事,開始獨立帶著族人建房。
顧七七卻開始了製作木窗的工程。
其中有一個叫川的就心靈手巧,很快就學會使用複雜工具,可以製作窗戶框了。
顧七七交給川就去弄玻璃了,是的,她受不了沒有玻璃的日子,這裡連紙都沒有,難道就不做窗戶了嗎?
好在,她在好幾個世界都做過玻璃,反正都是小窗戶,量不需要太大。
為了防止野獸從窗戶跳進屋內,所以這回顧七七設計的窗戶極高,偏小,還用硬木做了護欄。
顧七七有私心的把工藝和方法教給了雨,因為他確實掌握了溫度的測量方法,而且挺有領導能力。
沒有礦石還不行,顧七七又在周邊尋找起來,摟草打兔子,找到什麼算什麼,將就用。
最後的結局就是煉出來的玻璃混濁又青綠,透光性極差。
好在是做出來了。
顧七七又嘗試著改良了多次,終於提高了玻璃的透明度。
剩下的事又全權交給了雨。
經過這一遭,她空間裡的存煤用了個精光。
房子建多了,需要耗材量就十分巨大,顧七七空間能有多少釘子,所以幾乎都是榫卯結構。
有一個小夥子特彆聰明,一學會就,靈得讓人看了就歡喜,顧七七還特意給他賜了名字叫工。
鑲上玻璃就和現代農家小院差不多了。
就是沒找到桐油,以後遇到了再說吧。
顧七七發現,這個時空的樹木密度特彆高,防腐效果天然好。
她帶的鐵鍋很少,又沒找到鐵礦石,所以家家戶戶都給打磨了石鍋、石板先用著。
顧七七有空就出門尋找,卻沒有發現鹽。
望著遠處綠油油的大地毯,顧七七輕輕歎了口氣。
任重而道遠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