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古有太嶽之稱,一直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有天下第一仙山之名。
而武當山上共有七十二峰,雖然張三豐在此立派,名義上武當山歸武當派所有,但實際上這七十二峰中,還有許多道觀以及歸隱的修道之人,並不在武當門下。
而武當派的主要勢力,都在天柱峰、紫霄峰以及展旗峰上,其中天柱峰是武當最高峰,頂端的武當金殿,便是武當派的門派大殿。
繞過太和宮金殿後,翻過一處山峰,便是武當派所謂的後山,名曰會仙峰。
據說當年張三豐在此看到了玄武龜蛇,被其指引,來到了一處真武大帝廟中,得到了那柄真武七截劍,因此悟道。
後來張三豐開宗立派,感悟天地自然時,便都是在會仙峰中。
俞蓮舟早給陳長安介紹過,所以陳長安出了客房,便運起輕功,向著會仙峰而去,兩峰相距十數裡,又是綿延山路,陳長安腳步不停,也跑了幾炷香的時間,這才來到會仙峰頂。
峰頂之上,一處茅草屋孤零零地立在崖邊,屋頂鋪著的蓑草已泛出淺黃,邊緣被山風撕扯得有些淩亂,卻偏生在這雲海翻湧的絕境裡透出幾分安然。
草屋前立著塊半人高的青石,石麵上光滑如鏡,像是被人日日摩挲,隱約能瞧見幾道淺淡的劍痕,蜿蜒如遊蛇,隱隱透露出玄奧劍理。
陳長安收住腳步,望著那扇虛掩的木門,鼻尖忽然縈繞起一縷清苦的茶香。
那茶香盈鼻,竟是讓他精神一震,顯然是什麼奇珍茶種。
陳長安放輕腳步,在木門前站定,正要開口,卻見門吱呀一聲自內而開,一道灰袍身影背對著他坐在竹凳上,正彎腰往陶壺裡添著山泉水。
“來了。”
溫潤的聲音混著柴火劈啪聲傳來,那老道緩緩轉身,露出張紅光滿麵的臉,雙目清亮,仿佛能洞穿人心。
而他身上沒有半分內力波動,卻讓陳長安生出莫名的敬畏之心來。
他腰間的圓月彎刀,更好似察覺到了什麼,在刀鞘中嗡嗡作響。
“陳掌門,老道等候多時啦。”
陳長安看向屋中的老道士,心頭微微一動,他前世十多年後見過張三豐,那時候的他與現在幾乎沒什麼差彆。
紅光滿麵,須眉皆白,環眼大耳,形貌甚奇。
世人都以為張三豐是個仙風道骨的得道真修,實際上對方卻是個有些邋遢的老道士,至少在賣相上,比無崖子要差得多。
但對方身上那種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道味,卻還在無崖子之上!
“這柄圓月彎刀,在達摩洞中封印百年,卻不想因你而重現江湖。”
張三豐看了眼那震顫的圓月彎刀,緩緩開口,仿佛有無形的風吹過,圓月彎刀竟是出奇的安靜了下來。
陳長安心頭一震,對張三豐的實力有了更多的了解,連忙拱手行禮:
“晚輩陳長安,冒昧叨擾前輩。”
張三豐擺了擺手,示意陳長安進屋,而後指著對麵的竹凳道:
“坐。”
說罷,他提起陶壺往粗瓷碗裡斟茶,推到了陳長安麵前,那茶湯澄黃如琥珀,散發濃鬱清香。
“會仙峰的雲霧茶,喝了暖暖身子。”
陳長安依言坐下,端起茶碗淺嘗一口,便覺一股溫潤之氣順著腹內蔓延開來,方才趕路的疲憊竟消了大半。
“好茶。”
陳長安由衷讚歎一聲,張三豐十分滿意,笑道:
“武當標奇孕秀,飛雲蕩霧,曾是真武大帝的道場,此峰孕育的仙茶自是不凡。”
陳長安又飲了兩口,隻覺頭腦愈發清明,不過許是他悟性太高的緣故,這碗茶並沒能增加他的屬性,除非他能連續飲用此茶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