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夏郡王有何請求,但無妨。”年輕的帝王似乎心情很好,看向臣子的目光甚至帶著笑意,十分寬和。
“臣有一子,如今二十有三,”殷湛道:“犬子愛慕首輔薑家嫡出二姐,臣冒死懇請陛下賜婚犬子與薑家二姐,臣不勝感激。”
此話一出,廳中眾人皆是安靜下來,靜的連一根針落在地上也能聽得見。
殷湛保持著跪地的姿勢,殷之黎先是愕然,隨即也跟著站出來,跪倒在地。洪孝帝一時沒有回答,隻是盯著殷湛,不知道在想什麽。
女眷們的目光便是半是羨慕半是妒忌的看著薑梨,殷家願意用戰功來換一個賜婚,可見是很看重薑梨。男眷們則是妒忌殷之黎,殷湛這麽,洪孝帝定然會答應,薑二姐日後隻怕就要成為殷家的世子夫人了。
薑元柏攏在袖子中的手,卻是漸漸握了起來,他的額上也開始滲出汗珠。不是因為其他,而是因為洪孝帝並沒有一口答應。
洪孝帝為什麽不答應?隻不過是一樁賜婚而已。
薑元柏忽然想到薑梨之前與他的那些話來,燕京朝堂尚且不穩,過早的與殷家走的太近,並非是什麽好事,當心惹禍上身。他當時隻覺得薑梨有些危言聳聽了,畢竟殷湛才立下這麽大的功勞,又沒有做什麽出格的事,這麽多年在雲中也很安分,洪孝帝看樣子也很信任他,否則不會在成王舉事的時候,讓殷湛回來解困。
但現在是什麽意思?莫非皇帝並不是全然的相信殷湛?
時間慢慢的流逝過去,洪孝帝隻是看著跪倒在地的殷家父子思索,漸漸地,朝臣也覺出不對來,皆是大氣也不敢出,靜靜的看著眼前一幕。
殷家父子一動也不動,殷之情逐漸漲紅了臉,她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她以為一切都會水到渠成,怎麽看樣子,卻不是如此順利。桌下,殷夫人握住了殷之情的手,殷之情這才好了些。
太後見洪孝帝遲遲不肯話,笑道:“陛下,哀家覺得,這門親事倒也不錯。兩個孩子瞧著也十分般配,薑家二姐是個好的,這殷家的世子,哀家瞧著,也十分出眾。”
太後的話音剛落,忽然間,有人笑了一聲。因著在寂靜的大殿中,沒有一人話,這帶著幾分嘲諷的笑意,就清清楚楚的飄進了眾人的耳朵。
殷之情大吃一驚,這個時候,居然有人敢這麽話,豈不是在和太後對著幹?她循著聲音望去,就看到那個她見過兩次,每一次都奪人心魄的紅衣身影,在角落裏,燈火中,慢慢的顯露出全樣來。
姬蘅一手撐在腦後,一手提著酒壺,自顧自的斟酒,他神情慵懶,動作隨意,漫長或驚愕或狐疑的目光中,他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卻尤為動人。似乎感到了眾人的目光,他側頭一看,一雙含笑的鳳眼幾乎要溺死人,他慢條斯理道:“嗬嗬,夏郡王,你恐怕晚了一步了。”
殷湛也看向姬蘅,殷之黎的心中,突然浮起一絲不好的預感。下一刻,他聽到頭上的洪孝帝朗聲大笑起來,洪孝帝道:“沒錯,愛卿,這回你可是晚了一步。在你之前,已經有人求到了朕的頭上,朕連聖旨都擬好了,賜婚於肅國公和薑二姐。蘇公公。”
蘇公公忙步上前,從身邊太監手裏托盤拿出聖旨展開,長聲唱到:“奉承運,皇帝詔曰,肅國公姬蘅行孝有嘉,文武並重,而今已至衝齡,首輔薑家二姐薑梨,年方十六,品貌端莊,秀外慧中,故朕下旨欽定為肅國公之妻,擇日完婚。欽此!”
這一襲賜婚,來的委實令人詫異,所有的人都轉不過彎兒來。分明是夏郡王求皇帝賜婚薑二姐和郡王世子的,結果最後卻賜婚成了薑二姐和肅國公。肅國公?
太後臉色微變,殷湛低著頭,看不清楚表情,殷之黎的心中像是堵了一塊石頭似的。皇帝不僅沒有賜婚他與薑梨,還賜婚了薑梨和肅國公,無疑是狠狠地一巴掌打在了他們父子臉上,讓他們顏麵無存。
“薑大人,”蘇公公提醒道:“接旨呀!”
薑元柏猛地一愣,這才回過神來,站起身來忙起身接旨,他因為太過慌張驚愕,差點絆了一跤,倒是薑梨鎮定自若,姬蘅也走了過來,一撩袍角,笑盈盈道:“多謝陛下成全。”
洪孝帝看著看了姬蘅一眼,似乎也很滿意自己的這門賜婚。然而高興地似乎隻有姬蘅一人,薑梨不會表現出來,對於其他人來,卻是驚訝大過於驚喜。
洪孝帝複又看向殷湛,大度的笑道:“夏郡王,這回可不是朕不願答應你,實在是你來晚了一步。朕瞧你的兒子的確是個出類拔萃的人才,不如你,你要是瞧上了別家的女兒,隻要是尚未婚嫁,亦無婚約在身的,朕現在立刻賜婚。”
滿場的女兒家,霎時間又激動起來,皆是期盼的看向殷湛。嫁到殷家,就是郡王世子,日後總能成為郡王妃,加之殷之黎的確也俊美溫雅,令人向往。
殷湛卻抬起頭,半是失落半是釋然的道:“那倒不必,此番是薑二姐與犬子無緣,怨不得他人。”他又轉向薑元柏和薑梨,笑道:“恭喜薑大人,薑二姐!”
薑元柏勉強笑了笑,他隻知道了一件事,洪孝帝隻怕對夏郡王的態度,並不是信任那麽簡單。今日這樁賜婚,背後的暗流湧動,令他冷汗涔涔。隱約覺得之前同意殷家聯姻一事,隻怕是做錯了選擇,如今倒是連累了薑家,洪孝帝對薑家,可能也有所懷疑了。
薑梨大大方方的對殷湛一笑。殷湛見薑梨非但不害羞,反而這般情態,眼睛一眯,目光在薑梨和姬蘅身上打了個轉,這才收了回來。
這一樁賜婚,來的猝不及防,接下來,洪孝帝還是賞賜了殷湛許多金銀珠寶,因殷之黎的求賜婚不成,還得做些補償。再回到席中時,眾人議論的中心早已變了,薑梨、姬蘅和殷之黎三人,就成了人人議論的話頭。
姬蘅又回到了他坐的角落,麵對四麵八方的目光,倒也是渾不在意,依舊慢慢的斟酒執自飲。當然了,那些看姬蘅的人也曉得他喜怒無常的性子,不敢明目張膽的看,而是偷偷摸摸,心翼翼的看。
比起來,看薑梨和殷之黎的目光,就有些肆無忌憚了。
薑梨回到席上,薑家其他人都神情莫名,尤其是薑老夫人和薑元柏兩兄弟,臉色難看得很。薑景睿和薑景佑,以及盧氏並不知道其中隱含的內情,隻覺得這樁賜婚的人突然變成了姬蘅。比起殷之黎來,姬蘅這個人喜怒無常,當然更不好相與。別是成為薑家的姑爺往來,便是平日裏,也要躲得遠遠的才行。
殷之情坐在殷之黎身邊,臉色蒼白,搖搖欲墜,幾乎要哭出來了。她原本以為今是一樁喜事,薑梨和殷之黎是鐵板釘釘的事實,自己的哥哥樣樣都好,薑梨和殷之黎相處的也不錯,薑家人也喜歡殷之黎,這樁親事沒有任何不成的理由。然而就真的是不成了。
不僅如此,賜婚給薑梨的人,還變成了肅國公姬蘅。
殷之情有些茫然,她隻見過姬蘅兩次,可每一次,都給殷之情留下了驚豔的印象。外人對肅國公的評價心狠手辣,但她卻覺得,這樣的姬蘅才更神秘。她縱然不識情事,也曉得這麽多年,姬蘅是第一個吸引了她的男人。她本來覺得不急,可以慢慢的認識姬蘅,與姬蘅做朋友,了解他陪伴他,但突然地,猝不及防的,姬蘅就有了他的國公夫人。
殷之情隻覺得上在與她開玩笑。
殷夫人擔憂的看著她,卻也無能為力,她在殷家其實不上話,更不可能改變皇帝的聖旨。
坐在殷湛身邊的殷之黎,雖然麵帶微笑,看上去絲毫不將方才的事情放在心上,然而舉杯的動作認真去看,就能看出他的心不在焉。
不僅是殷之情,就連殷之黎自己,也認為這樁親事不會有什麽意外的。現實狠狠地給了他一耳光,殷之黎並不是覺得難堪而是怎樣,他隻是覺得……有些異樣。
宮宴開始之前,那位美貌的肅國公從他身邊走過,慢悠悠的念了一首詩,現在想想,滿是誌在必得,和看戲之人的嘲笑。殷之黎想,他的確是薑梨的秋扇,秋日一到,沒有任何作用,便合該丟棄。
殷之黎自嘲的笑了笑,他活了二十多年,順風順水,喜歡他的姑娘不計其數,沒想到自己也會有愛而不得的一日。他知道他也許對薑梨算不得深愛,但的確是很喜歡,至少在這之前,對別的姑娘,他沒有如此放在心上。
那把扇子……殷之黎閉了閉眼。
姬蘅華麗的牡丹折扇,他送給薑梨的,描繪著梨花的白玉折扇。他不知道姬蘅和薑梨是如何看待他送的那把扇子,但必然是……覺得他不自量力的。
這樁賜婚的事請,姬蘅想必早就知道了,才會搶先在父親前一步求得聖旨,那麽薑梨知不知道?
殷之黎不由自主的,微微側過頭,隔著人群,去看薑梨。
女孩子坐在席上,脊背挺的筆直,側影清秀而美好。她唇角含著一抹淡笑,和無數次麵對殷之黎的笑容沒什麽兩樣。但殷之黎卻可以清晰的分辨出來,她的笑容裏,多了幾分輕鬆。
她果然是知道的,殷之黎心下一沉。
正在這時,耳邊響起了殷湛的聲音,那聲音十分輕微,隻有殷之黎一人聽到。
“做你該做的事,現在,不要分心。”
殷之黎一個激靈,重新掛上了溫和的笑容。
高位上,洪孝帝看著眼前一切,似乎饒有興致,笑意淺淡。皇後規矩的坐在一邊,什麽話都不,她自來都是這般溫和順從的模樣,就像年輕時候的太後。
太後……太後的護甲輕輕劃過椅子,發出輕微的響聲,而她渾然未覺,目光極快的在殷之黎和殷湛的身上一掃,隨即隱沒下去。
誰也沒看到。
------題外話------
大型狼人殺正式開始~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