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與生產隊是幾十年的老關係,蘇家人平時做事就大氣,大隊乾部們都知道夜校喬九如和蘇懷遠給生產隊出的主意。
如今,蘇家人要平反回城了,生產隊的人都替他們感到高興。這頓飯又辦得這麼大氣,說明了蘇家人把這恩情記在心裡了,因此大家夥心中都有數了。
蘇家人可都是京市大學裡的教授,以後他們肯定都會求上門的時候,這樣的關係生產隊可得維係好。所以,幾個大隊乾部心裡想著回家後,要想想給蘇家人帶些好東西回去。
於是,吃完了晚飯之後,除了九叔和大隊長留下來外,其他人都很識趣的回去了。
“老宋,小宋,雖然現在隻剩下你們還沒有收到平反通知,但是不要著急。從去年年底到現在一直不斷的有人平反回去,照這樣的勢頭,最晚年底,你們父子倆也一定能回去。”
“從這麼多人平反回去的規律來看,感覺就是按從事的工作來處理的。你看老孟一家以前是乾啥的,他們的工作性質和我們本來就不一樣。你再想想老馮,他是研究所的,老蔡和我們一樣是大學的教授,你們之前是普通乾部,我感覺今年下半年也輪到你們平反了。”
喬九如和蘇懷遠對著一整晚一直勉強維持著體麵又食不知味的老宋父子倆開解並勸說道。
老宋父子倆是蘇省的一個機械廠的副廠長和技術員,是七三年時被廠裡的對手舉報下放過來的,比蘇家人還晚來了一年。
“真的?!”
“蘇叔,聽你這麼說,好像確實是這樣。”
老宋父子倆聽了這些話後,眼裡頓時就有了光,好像又有了希望似的。
特彆是他兒子小宋,他在聽完了蘇懷遠的分析後,就聽出了對方話裡的潛台詞,先平反的那部分人的背景最強,所以他越想越覺得是這樣。
小宋想明白了之後,馬上就湊到父親的耳朵邊上說了幾句悄悄話。
果然,老宋聽完了之後,神色就比剛才更加的好了。
“老宋,小宋,你們父子倆放心。現在也不比從前了,在你們沒平反之前,就安心在我們生產隊過日子,其他的不用擔心。”
白連山也給父子倆交了一個底,就算他們不能平反,但是以後的待遇和普通的社員差彆也不會大。不用專門再讓他們去乾重活,就是想請假休息也不再困難了。
“你們要相信蘇懷遠和喬九如的話,他們既然通過分析得出了這個結論,那大概就是八九不離十了。”
九叔也是相信他們倆的判斷的,又不是做了壞事的犯人,彆人都平反了,不可能這父子倆不能平反,遲早的事情而已。
大隊長和九叔的話又讓老宋父子倆的心更加的鎮定了,沒有那麼焦急不安,心情頓時也好了起來。
喬九如見老宋父子倆神情好多了,就知道他們聽進去了。
“老宋,我們後天要走了,糧食也帶不走,所以我們打算把糧食送一些給你們。”
糧食她的空間裡多得很,喬九如和蘇懷遠就打算象征性的帶個十幾斤回去做做樣子。再帶上十幾斤的山珍,一家人的衣服和兩床薄被子,其他的扔一些進空間,一些當明麵上的東西寄走。
除了糧食,鍋碗瓢盆,小爐子什麼的,除了一些明麵上是拿去給女兒的東西外,其他的也給了幾樣老宋父子倆。
剩下的帶不走的東西就打算讓白連山和九叔分給生產隊裡有需要的那些人家了,也算是另一種報答了。
老宋父子倆知道蘇家人和大隊長九叔他們還有話要說,就提著給他們的糧食和小爐子,以及一個小鍋高高興興的先回去了。
“大隊長,九叔,夜校一定要繼續辦下去。學習成績好的苗子從現在起就要抓緊時間學習,我總覺得,讓我們這些人平反回去,那學校裡又沒有那麼多的學生,那該怎麼辦呢?!”
蘇懷遠接到了妻子的暗示,就故意提醒白連山和九叔,反正話說到這裡了,隻要是聰明的人一聽就能聽明白。
果然,白連山和九叔聽了這些話之後,低頭想了好一會兒,然後才忍不住渾身一震。
叔侄倆還一臉難以置信的震驚的互相對視了一眼,從對方的表情裡都看出來了他們應該是想到了一塊兒。
是啊,這麼多老師教授都平反回去了,恢複了原來的工作。高考也都停止了十年,學校裡哪有這麼多的學生?!
既然都能讓像蘇懷遠這樣的教授平反回去工作,那有沒有可能,有沒有可能那件事情也會恢複?!
“我明天馬上讓他們好好的學習。”
“那些卷子多刷刷,多背背。”
“不行,我明天跑公社初中一趟,後天我親自送你們去縣裡搭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