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蘇華珠和宋洛雲,小書就一起帶著打包好的要寄回京市的東西去了公社。
三個人都打算輕裝上路,隻穿一身的衣服,然後再背個包就行了。
蘇華珠一共往家裡寄了四個包裹,兩個是山貨,兩個是被褥被子。
宋洛雲也寄了一床被褥和被子,五十斤山貨,剩下的他打算到時候自己背。
等他們三個人在公社的國營飯店吃過了午飯,下午兩點多回到生產隊時,生產隊的氣氛和昨天一樣的熱烈。
特彆是見到蘇華珠他們三個回來之後,立馬就熱情的迎了上來。
“華珠,我們生產隊又有五個人被錄取了,兩個中專生,兩個大專,一個大學生。”
“剛剛郵遞員送來了錄取通知書,華珠啊,嬸子真的是太感謝你了。”
“還好咱們生產隊有華珠,不然怎麼考得上這麼多大學生?!”
“我看這兩天,都有十幾個了,不得了啊。”
“五個人,有兩個是咱們生產隊的,有三個是知青。”
“這次我們生產隊的娃子不夠爭氣啊。”
“行了,你就滿足了,要不是有華珠丫頭家裡提供的複習資料,能不能有三個考得上都不好說。”
“華珠侄女,聽說你明天就要回去,嬸子一會給你殺隻雞,謝謝你。”
“我回家給華珠侄女拿點山貨去,給她挑最好的。”
“蘇知青,我考上老家那邊的中專,我真的太感謝你了,我那兒還有些山貨,我也要送給你。”
“我也考上了我們省的大專,蘇知青,大恩不言謝,我明天和你們一起走,這一路我來保護你。”
“蘇知青,我考上了大學,雖然不是什麼好大學,但是如果沒有你拿出來的複習資料,我可能最多隻能考個中專,謝謝你,蘇知青,明天我也要跟你們一起走。”
……
那些考上的人和家裡人,知青都激動的不住的感謝蘇華珠,一個個說完了之後,就跑回去給她找好東西了。
那三個考上的知青手裡沒什麼好東西,隻能不住的感謝她。然後就決定明天和蘇華珠他們一起走,反正是一刻也等不及了。
明天一起坐火車的隊伍又壯大了不少,蘇華珠心裡也很高興。
不過,她在看到付秋生和連愛蓮失望又難過的樣子後,也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付大哥,蓮姐,你們倆一定能考得上的。考完你們也對過答案了,現在這錄取通知書沒來,可能是還在路上,再等等。”
蘇華珠覺得應該是路途遠的原因,馬上又要過年了,這才一直等不到。
付秋生和連愛蓮苦笑著點點頭,還是沒被安慰到多少。
宋洛雲和小書也一起安慰他們,就是心裡也覺得有些難受,他們最希望付秋生和連愛蓮能考上大學,然後帶著小香香離開這裡回城生活。
蘇華珠收拾自己用不上的東西一些給了付秋生和連愛蓮,一些給了生產隊有需要的人。
生產隊的人這兩天也一直給她送東西,多數都是山珍,熏兔子熏雞。白青山知道她一個小姑娘帶不動這麼多東西,就主動要替她收起來自己給她到郵局寄走。
當天晚上,蘇華珠和宋洛雲,小書就邀請了大隊長白青山,付秋生連愛蓮和小香香到家裡來吃飯了。
雞是今天生產隊家裡孩子考上中專的嬸子給的,宋洛雲和小書也把自己養的最後一隻雞殺了,一隻雞做小雞燉蘑菇,一隻雞炒土豆,又炒了兩盤白菜和土豆。
“叔,我家裡的地址您記下了嗎?!以後有機會去京市就上家裡來。”
蘇華珠之前就把家裡的地址給了白青山,明天就要走了,她又真心實意的發出邀請。
“記下了,不用你說,有機會我一定上你家去打擾。”
白青山高興,不僅是因為生產隊這麼多人考上了,還因為這些年下來他們和蘇家,喬家的關係更好了。
結一份善緣,就多一條路。
“大隊長,這是我家的地址,您要是有機會來京市,一定讓我們好好的招待您。”
“是啊,隊長伯,感謝您這些年對我們兄妹倆的關照,要不是有您,我和哥哥還不知道過成什麼樣子呢。”
宋洛雲和妹妹小書也把自家的地址給了白青山,請他來京市務必要告訴他們,又十分感激這些年來的照應。
白青山高興得直點頭,心裡無比的舒服,他照顧彆人也沒想過回報,但是能被人記在心裡,他覺得這些年來值得了。
“蓮姐,這是我家的地址,你們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後,路過京市就來找我,記得看好小香香。坐火車一定要把她一直背在身上,最好是和知青們一起結伴上路。行李如果實在太多,寧願多花點錢請大隊長幫忙年後寄到學校。”
“不要舍不得花錢,火車上太不安全了,不管是婦女還是孩子,付大哥你一定要帶好小香香和蓮姐。最好,還是做我們這樣的背包,又能裝又解放雙手。”
蘇華珠看向了吃飯後就一直默不作聲的付秋生和連愛蓮,天真可愛的小姑娘忍不住就叮囑了起來。其實她對他們考上大學很有信心,可惜夫妻倆沒有自信。
“華珠說得沒錯,你們一定要把小香香背好看好,寧願少帶行李。到時候你們有需要的話,年後我就給你們寄。”
白青山很讚同蘇華珠的話,這一家三口真得多多注意,人可比身外之物重要得多了。
付秋生和連愛蓮沒想到大隊長對他們也這麼有信心,頓時心裡又恢複了一點自信,連忙不住的點頭。
一頓晚飯吃到了差不多十點,白青山和付秋生,連愛蓮他們才離開。
第二天一大早,蘇華珠他們十個人帶著行李,再加上趕著牛車的白青山,一起離開了大山村生產隊。
蘇華珠他們走了之後,下午那郵遞員竟然又來了。人還沒進生產隊的村口呢,大老遠見到等在村口的人就興奮的大喊:
“錄取通知書到了,付秋生,連愛蓮……你們考上大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