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台紀錄片頻道直接就進入了正題。
大部分觀眾還是在企鵝視頻觀看的。
這年頭,看電視的人真的沒多少。
今天是星期五,在學校裡憋了一個星期的趙慧婷總算是回到家裡,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晚上八點的時候,趙慧婷坐在書桌前,麵前擺放著好幾張試卷。
此外桌上還放著一個平板電腦。
憑借著這次期中考試的優異成績,她成功從家長的手裡換來了平板電腦的使用權。
八點一到,趙慧婷就點進了企鵝視頻裡,打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
其實她對這部紀錄片並不感興趣,在她的固有印象中,紀錄片都十分乏味且枯燥,看的人昏昏欲睡。
所以她並不打算看這部紀錄片,打開純粹是想給視頻貢獻一些熱度,好能聽到許燁的新歌。
趙慧婷用的是她媽的企鵝視頻會員,點進去之後沒有廣告,直接就能看。
視頻開始後,她就在心裡默默道:“我隻看一小會,沒意思我就不繼續往下看了,八成沒什麼意思。”
片頭開始,看著在這些匠人手中的一件件文物,趙慧婷沒有什麼感覺。
很快,《我在故宮修文物》七個大字出現。
片頭結束,正片開始。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群戴著口罩的人們,他們在搬著一個東西。
旁白聲音響起。
“這些積滿灰塵和破損痕跡的屏風,已經在故宮的地庫裡封存將近三百年了……”
旁白的聲音充滿了磁性,趙慧婷能聽出來這是許燁的聲音。
“許燁的聲音的確很好聽。”
她在心裡想著,繼續看了下去。
這些文物修複工作者的生活,她還真的挺好奇的。
視頻還在繼續。
“他們視自己為普通的故宮工作人員,但其實,他們是最頂級的文物修複專家,是給這個國家最頂級的文物治病的醫生。”
視頻裡,正是一名年輕的修複師正在用鑷子,小心翼翼的修理屏風上的一塊鑲嵌的裝飾品。
彈幕,已經有一大堆了。
“致敬專家們!”
“文物修修複專業路過!”
“為院長助力!”
很多觀眾們還在調侃呢。
視頻裡第一段,講述的是這群專家們修複屏風的內容。
等這段結束後,則進入了鐘表修複的部分。
隨著大家繼續往下看,彈幕也越來越多了。
“兄弟們,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這玩意真是我們能看到的嗎?”
“難以置信,我感覺我和這些文物的距離都拉近了。”
“真的有一種和文物對話的感覺。”
以往,大家去看文物,隻能去博物館。
即便是到了博物館看文物,也是隔著玻璃櫃去看,要是有導遊講解還好,最起碼能了解一下知識。
如果沒有導遊講解的話,去博物館參觀就有一種走馬觀花的感覺了。
大家知道這件文物很牛,但不理解為什麼這麼牛。
但在這個紀錄片裡,大家看到了這些名貴文物的另一麵。
等到故宮裡麵的幾隻貓出現的時候,彈幕又暴漲了一大波。
“貓貓好可愛!”
“有幸見過一次貓貓!”
“這什麼貓啊,這應該叫做宮廷禦貓!”
這一波,直接給幾隻禦貓吸了一大波粉絲。
鏡頭跟隨著專家們移動著,許燁的聲音再度傳來。
“他們工作的這塊區域叫做西三所,曾經是冷宮,他們走過的地方也許就是當年冷宮的妃嬪們走過的。”
眾人的思緒都被這聲音拉進了紀錄片裡。
這一刻,大家都意識到了這個紀錄片的不簡單。
以前,從沒有人在故宮拍攝過這樣接地氣的紀錄片。
從這些文物修複專家的視角向大家介紹故宮,介紹文物,這可太接地氣了。
畢竟,這些文物修複專家們,其實也是打工人。
他們每天早上來上班,接熱水,吃飯,下班,和普通人都是一樣的。
而曆史,就以他們為節點,和屏幕前的現代人們連接在了一起。
之後,到了一群人修複黃花梨櫃子的畫麵,幾個年輕的師傅們站在梯子上,擦拭著櫃子的表麵。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交流著日常中的趣事。
這個黃花梨櫃子的造型十分精致,上麵雕刻著無數的繁雜花紋。
一位師傅感歎道:“還是老祖宗能人多,這櫃子太精致了,現在想做也很難做出來了。”
這個師傅剛說完,另一個師傅就道:“那會你不好好弄,皇上砍頭啊,現在院長不會砍咱們的頭。”
如此樸實的回答,讓趙慧婷直接笑了出來。
說的真有道理!
彈幕裡,大家也吐槽起來。
“這文物好看嗎?工匠們拿命換的。”
“怪不得這些文物都這麼精致,這理由絕了!”
“師傅你怎麼把實話說出來了!”
大家已經發現了,這個紀錄片根本不是大家想的那種強行給大家硬塞東西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