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主舞台上的大屏幕上飛過了一隻鳳凰,萬神紀三個字在屏幕上飛舞。
激昂的歌曲前奏聲響起,燈光照耀在了舞台上。
鼓聲,吉他聲,架子鼓的聲音交織在了一起。
中間的舞台已經升高,樂隊就在高台上,鏡頭對準高台上後,觀眾們看到了一身黑色長袍的陳雨欣。
今天的陳雨欣看上去氣場十分強大。
“陳姐好帥啊!”
“不是哥們,許燁呢?他是打算吃完飯再來嗎?”
“怎麼隻有陳姐一個人?”
等鏡頭拉遠後,大家總算看到了許燁。
所有人都在升起的舞台上,就許燁一個人站在下麵,甚至燈光師都沒給他打燈光,大家還是借著其他的燈光才看到的許燁。
“院長你怎麼沒上去啊?是不是忘了站上去了?”
“我真服了,之前還和陳姐同台呢,這次都不同台了?”
“我有預感,這首歌裡院長的歌詞不超過十句!”
“院長又要賺欣苦錢了。”
這時候,陳雨欣開唱了,一嗓子出來,氣勢十足。
“吞吐間是雲水泱泱~”
“指尖上是塵土茫茫~”
“我檢點五千轉飛光~”
“太初混沌一雙明目啟張~”
之前主持人介紹這個節目的時候說的是視聽盛宴,既然是視聽盛宴,那就不可能光有聽了。
準備這個節目的時候,小爛站也下了一些功夫。
現在一些特效也可以用在直播中了,效果也非常好。
直播間的觀眾就可以看到,當陳雨欣在演唱這幾句歌詞的時候,舞台上就出現了對應的一些特效畫麵。
“持巨斧劈開這洪荒~”
“開宇疆以叩問三皇~”
“誰將我在琅環閣藏~”
“二十四朝能納多少篇章~”
舞台上出現了盤古開天的特效畫麵,三皇的形象也在其中顯化。
當陳雨欣在唱這幾句的時候,大家終於在裡麵聽到了許燁的和聲,導播老師還細心的給了許燁鏡頭。
“我就知道,院長又來和聲了!”
“這首歌給我的感覺好不一樣,很有史詩感。”
“有沒有人給講解一下歌詞啊?”
眾所周知,你永遠不知道這群觀眾裡有什麼人,的確有人在彈幕裡科普起了歌詞裡的一些意思。
比如這個琅環閣就是神話傳說裡天帝藏書的地方。
至於這個二十四朝。
你可以不知道二十四朝具體是哪些朝代,但你要是不知道二十四朝的話,那就真該舉報了。
觀眾們也發現了,這首歌的歌詞真如歌名一樣,寫的是萬神啊!
華夏的神話傳說,烙印在了每個華夏人的血脈中,乃至生活裡,對這些東西,大家有著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歌聲繼續傳來。
“天東有若木,鐘山有赤龍銜燭~”
“燒熱華夏子民的五臟六腑~”
“射金烏的箭按在我的弓弦上~”
“無垠霄漢不過英雄的瞭望~”
彈幕上,又有網友科普起來。
“若木是神樹,生長在日落之處,在一些神話設定裡在東邊。”
“赤龍是燭龍,又名燭九陰,是上古神獸之一,是鐘山之神。”
“射金烏要不知道的建議嚴查一下,估計是五十萬。”
舞台上,特效自然也沒停下來。
畫麵和歌詞結合起來,宛如在舞台上勾勒出了一副神話畫卷。
這時,歌曲的副歌部分到來,陳雨欣輕而易舉的將聲音拔高。
“焉有火光,取星辰之輝來耀四方~”
“嘗百草,也豪飲大澤河渭湯湯~”
“斬斷鼇足,立天柱萬仞以正玄黃~”
“如今它,仍舊是我挺直的脊梁~”
聽著這幾句歌詞,觀眾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道道身影。
自古以來,華夏人都有著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在我們的傳說裡,火不是誰送來的,而是燧人氏鑽木取火。
有神農氏嘗百草發明醫藥,有誇父逐日喝乾了黃河和渭水。
天塌地陷,女媧氏斬斷一隻大龜的四足來撐起天地。
在麵對困難時,想的不是逃避,不是請求神靈來救自己,而是靠自己。
這就是華夏人的脊梁!
觀眾們逐漸被這首歌的情緒所影響。
陳雨欣的歌聲還在繼續響起。
“魚龍陣內,我金戈既出無人不降~”
“一戰死,留英魂常鎮八方萬邦~”
“飛鳶為旗,齊迎我駕北鬥星到場~”
“中原九萬頃,須由我寫下曆紀第一章~”
當最後一句歌詞出現,不少觀眾隻感覺心裡一顫。
這幾句說的是上古時期黃帝和蚩尤的戰爭,最終這場戰爭黃帝獲勝,中華文明從此正式開始。
而《史記》裡的第一卷第一章是五帝本紀,從黃帝開始,正是曆紀第一章!
然後鏡頭終於來到了許燁的身上。
許燁在這首歌裡除了和聲外,就是幾句說唱。
這幾句歌詞並不是原版裡的,而是這一版單獨加上去的,和整首歌也挺匹配的。
“青雲巔,我奮翅欲攀摩~”
“日照桃都天雞鳴,來唱黎明的歌~”
“銀漢源,我狂草書河洛~”
“首山銅鑄一支筆,來記下這傳說~”
他一開口,觀眾們紛紛發彈幕,結果有些打字慢的字還沒打完呢,許燁就唱完了。
“四句,就這四句啊!”
“院長你要不想唱可以不唱,讓陳姐一個人唱也行。”
“添了幾句話假裝自己唱一下是吧?要不然分這麼多錢有點不好意思。”
觀眾們在彈幕裡調侃了起來。
大家現在對許燁的操作也很熟悉了。
這人不是不唱,和聲也是唱!
真算上和聲的話,許燁唱的還挺多的。
但該調侃也必須調侃。
陳雨欣的歌聲繼續傳來。
“訪昆侖也涉西山淇~”
“曾路過彩繪的畫壁~”
“或尋至碑銘的典籍~”
“飲罷乾坤喉頭猶有熱氣~”
某戶人家裡,一個高中生聽著這首歌,對曆史產生了興趣。
當曆史變成歌,確實比課本上那些枯燥的知識更有吸引力。
很多觀眾都覺得這個歌詞寫的真不錯,簡單精練,卻能將神話故事講清楚。
在陳雨欣的歌聲中,舞台上一個又一個角色形象出現。
有被斬斷頭顱還仍然在戰鬥的戰神刑天,有九天玄女騰雲駕霧,有紅鯉魚越過龍門化身為龍。
有一人於雨夜創造出文字,造化萬千。
華夏的很多神不是天生的,而是從普通人中誕生的。
他們為華夏文明,為蒼生做出了貢獻,人們就將他們奉為神靈。
這個民族堅信,再大的困難也打不倒這個民族!
歌詞從盤古開天講述到了封神之戰。
在副歌的最後一句,陳雨欣高聲唱道:
“列宿次第開,該由我揭下封神第一榜~”
封神之戰是傳說故事,給周朝的建立帶上了神話色彩。
即便沒有封神之戰,周朝的建立在華夏的曆史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個王朝留下的諸多文化,綿延至今,從未斷絕。
這時候,鏡頭又轉移到了許燁身上。
鏡頭一來大家就知道,許燁要開唱了。
“不認命不由人,不信有填不平的浪~”
“不怕路被阻擋,要鑿穿王屋和太行~”
“不等時勢來造,聽涿鹿吹角如龍吟震響~”
“不服王侯將相,不周山等著我去撞~”
“不必祈求上蒼,殺黑蛟引水入大江~”
“不如就夢一場,由我寫神話下一個篇章~”
許燁這幾句歌詞一出來,整首歌的內核就出來了。
這些精神不光是嘴上說說,華夏人就是這麼做的。
女媧補天,大禹治水,誇父逐日,後羿射日,愚公移山,精衛填海!
太多太多了!
斧頭劈開的這天地之間,到處都是不願做奴隸的人!
這個故事,如今還在繼續!
陳雨欣的歌聲也隨之響起。
自周朝起,華夏文明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神話時代結束了。
當萬神紀裡的歌詞對神話時代收尾後,新的段落開始。
“神話時代,眨眼間曲折成了回廊~”
“千載後,它是我掌心裡的紋章~”
“英雄過往,或斑駁在朱漆的畫堂~”
“但也在,這山高海闊天地蒼茫~”
陳雨欣一抬手,聲音再度高昂起來。
“焉有火光,取星辰之輝來耀四方~”
“中原上,誰揚鞭策得曆紀開章~”
“東海浩蕩,七尺紅綾擊排空巨浪~”
“列宿下,誰留名封神台前金榜~”
“行過昆侖,壺中日月把濁酒溫燙~”
“借熱意,我筆下漫書琅環典藏~”
“披覽篇章,遁入傳奇作一番荒唐~”
“溯洄五千年,任由我自詡萬古第一狂~”
在陳雨欣演唱這一段的時候,舞台上的特效顯示的不再是神話傳說中的那些神明,而是一張張大家熟悉的麵孔。
他們是芸芸眾生中的普通人,他們也是用生命扛起了新中國的英雄!
有的為國捐軀,有的為了國家建設,有的為了人民能吃得上飯……
等到最後一句歌詞出現後,彈幕直接炸了。
“萬古第一狂!”
“這首歌真爽啊!”
“神話時代已經結束,現在是屬於我們的時代!”
這時候,畫麵一轉,回到了前麵唱河南墜子的兩個老人身上。
嘈雜的音樂聲安靜了下來。
老人在墜胡的聲音中唱道:
“盤古燧人,伏羲神農,炎帝黃帝,堯舜禹。”
“古老神話傳承,文化根脈。”
“自強不息才有生生不息。”
“這華夏兒女的故事——”
“未完待續!”
華夏的故事尚未結束,華夏又豈止五千年。
未來的牌桌上,我們將依舊存在,一直存在,繼續書寫屬於華夏的神話傳奇。
歌曲《萬神紀》,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