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帶著這樣的目的的話,那你也可以走了,畢竟你的時間也是時間,要真有心照顧老人,那有空了再來也行。”
林知許隻好承認:“是有一點目的,但並不是說達不到目的就不乾了,我挺喜歡在這裡乾活的。”
她昨天答應李阿婆今天帶根香蕉過來吃,答應陳阿婆今天給她編麻花辮,答應王阿公今天給他唱一首《小芳》。
許燕珊從小教育她,做人做事,不是非要有利可圖才去做的。
*
傍晚,林知許準備回酒店了,主任突然叫住她。
“小林啊,明天晚上我們這裡有個活動,你要來參加不?”
“噢,是那個時光記憶館,愛與陪伴的主題嗎?”林知許今天已經在飯堂的板報上看到了。
主任笑道:“沒錯,就是那個。主要是我看你這兩天工作很積極,也不嫌臟嫌累,所以想邀請你來參加,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呢?”
林知許一口答應下來:“自然願意。”
主任又道:“你年輕,又有大學文化,這兩天我看你對老人也挺好的,不知道你對我們的活動流程有什麼建議呢?”
林知許想了想,道:“我看了整個流程,覺得這個活動蠻好的,隻是……”
“不妨直說。”主任道。
林知許有點哀傷:“就是行動不能自理的癱瘓老人,他們好像沒有什麼參與感,如果能讓他們也有參與感就好了。”
主任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失去了行動能力本身就是一件很可憐的事情,剩下的時間都隻能用熬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去他們床前替他們翻翻身,陪他們說說話。”
林知許腦海中閃過一個主意:“那能不能加入一個環節,就叫盲盒觸摸猜猜樂,讓臥床的老人猜一些毛絨玩偶、絲綢、木板等,猜中有獎?或者加入智能語音箱,給他們播放他們喜歡的故事?”
主任道:“都可以呀,咱們加個微信,你回家後,可以把你的想法寫出來分享給我。”
“行!”林知許爽快地答應下來。
*
晚上,林知許一邊吃酒店提供的夜宵,一邊寫養老院的活動建議。
夜宵是一個精致的果盤,一盒壽司。
她吃得稍微有那麼點愧疚。
酒店房費是封氏出的,夜宵也是看在封凜川的麵子上送的,她還領著封氏的工資,但乾的卻是養老院的活。
她一邊吃一邊安慰自己:“綠園”計劃本來就和養老有關係,她去養老院也是攢經驗。
沒多久,又洋洋灑灑寫下三千字,主題是“關於行動不能自理的老人特殊關懷”。
多虧她自己平時愛想象,什麼“人生顧問直播間”、“科技輔助,打破身體限製”、“眨眼播電影”。
最後總結一點:參與感不等於身體活躍,而是被聽見、被記住、被需要。
寫完,再大大地伸了一個懶腰。
正好這時房間傳來敲門聲。
她拉開一點門,問:“哪位?”
“我!”是封凜川的聲音。
她連忙開門。
封凜川駐立在門口,兩手插著兜,問:“方便進去嗎?”
“方便啊。”林知許道:“就是寒舍簡陋,得委、委屈您。”
她這房間是和總統套房配套的小房間,隻有一室一廳。
封凜川問:“你是嫌封氏的出差待遇不好嗎?”
“沒有沒有,就是謙虛一下嘛。”林知許飛奔跑回房間,將床上的睡衣、充電器、麵膜,用被子一股腦蓋起來。
封凜川又掃了一眼桌上的筆記本電腦,看到密密麻麻的文檔,不由地問:“你在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