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嬌把技術傳授給老鐵匠時自然有交代過注意事項,老鐵匠都毫無保留地與朝廷的人說了。
“你們為什麽擅作主張啊?”老鐵匠急得不行!
副督造司心裏苦,因為是郡主的主意啊,風箱是她發明的,她要改良,誰會質疑她呢?
陛下看向顧瑾瑜的目光突然冷了下來!
顧瑾瑜渾身的冷汗都冒了出來,她硬著頭皮道:“我的設計是不會出問題的……一定是別的什麽環節出了岔子……”
副督造司道:“沒有,我們都是嚴格按照郡主的圖紙去做的!”
而且風箱操作起來十分簡單,隻要接對了,不存在任何操作上的失誤。
這時候,誰都不想背鍋。
陛下轉頭看向老鐵匠與木匠:“老先生,勞煩你們二位去現場看看。”
老鐵匠與木匠跟著副督造司去了工部,顧瑾瑜也去了。
現場大火蔓延,濃煙四起,一片狼藉。
受傷的工匠被侍衛用木板抬出來,血肉橫飛的模樣慘不忍睹,顧瑾瑜隻覺胃裏一陣翻滾,她捂住胸口,轉過身幹嘔了起來——
顧嬌今日休息。
家中的四個男子漢都去上學了,老太太也帶上老祭酒出去打葉子牌了,她一人在家,本打算浮生偷得半日閑,卻還沒閑一會兒,小三子上門了。
“顧姑娘!顧姑娘!不好了!出大事兒了!”
顧嬌雲淡風輕道:“是顧承林又不吃飯了,還是顧承風又拖欠醫藥費了?”
“都不是!”小三子驚恐道,“工部衙門的爐子炸了!”
在昭國,沒有顧嬌前世那樣的公立醫院,朝廷配備的大夫有限,規模最大的是禦醫署,但人數也不多,其次是軍營的醫官,他們遠水就不了近火。
一般出現這種緊急事故,朝廷都是從京城各大醫館征用大夫。
妙手堂也在征用的範圍之內。
顧嬌帶上醫藥箱,與宋大夫以及另外兩名醫館的大夫一道去了現場。
現場比顧嬌想象的還要混亂,濃煙中不時有傷者被侍衛從坍塌的冶煉房裏抬出來,別的醫館有大夫已經到了,正在為幾名傷者處理傷勢。
顧嬌沒著急為人治傷,而是拿出了一早備好各種顏色的布條,交給妙手堂的三位大夫:“照我之前說的那樣做。”
“嗯!”
三人點頭。
趙尚書原本在外檢查城防下水,聽到衙門出了事馬不停蹄地趕了回來,在他身邊還站著一位氣度尊榮的年輕男子。
男子一襲錦衣,身材高大,容顏冷峻,眉宇間隱有上位者的氣息。
此時傷者已差不多全被抬出來了,輕傷重傷加在一塊兒,足有好幾十個。
各大醫館的大夫們正在對傷者進行救治,但在這群人中,有幾位大夫的行事作風格外與眾不同。
他們沒忙著搶救病人,而是先迅速對患者初檢,根據他們的傷勢輕重的情況貼上不同顏色的布條。
紅布條的患者傷情危重。
黃布條的患者傷勢也不輕,但神誌清醒。
綠布條的是輕傷患者。
他們優先治療紅布條的患者,之後是黃布條的患者,最後才是綠布條患者。
與別的醫館的混亂相比,他們這邊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年輕男子微微眯了眯眼,很快,他發現了一個被貼了黑布條的患者。
他靜靜地躺在地板上,一旁的大夫來來去去,沒有人關心他的情況。
“死了嗎?”年輕男子問。
趙尚書忙不迭地跑過去,用手探了探患者的鼻息,走回來稟報道:“好像還有氣,但為什麽不治呢?”
趙尚書表示不理解。
老鐵匠與木匠也加入了搶救的行列,二人雖不懂醫術,但可以幫忙把人從廢墟裏弄出來。
一片濃煙滾滾中,有一道令人無法忽視的小身影,一襲青衣,身姿纖細,她的袖口被挽起,露出凝脂一般的皓腕。
她的側顏完美如玉,左臉上卻有一塊紅紅的胎記。
她的素手在血汙中淌過,鎮定自若,眼底不見絲毫慌亂與嫌棄。
年輕男子定定地看著她:“那是誰?”
趙尚書道:“回殿下,那似乎是妙手堂的醫女。”
年輕男子喃喃:“妙、手、堂。”
現場的施救如火如荼,顧瑾瑜那邊卻是徹底慌了。
她真沒料到自己改造的爐子會出這麽大的事故,傷者多達數十人,還不停有人從廢墟裏被刨出來。
這一刻,她是真的感到害怕了。
她不敢去想陛下會如何追究她的責任。
她仿佛是立在了一麵危牆下,那麵圍危牆隨時可能倒塌!
她整個身子都顫抖了起來。
六神無主之際,她注意到了那個被貼上黑布條的傷者。
她如同見到了救命的稻草,飛快地朝那名傷者奔去,她不顧滿地灰燼與血汙,也不顧傷者血肉模糊,在傷者身旁跪坐了下來。
“來人啦!有沒有大夫來救救他?”
她絕望地呼喊著,連同自己內心的彷徨也一並喊了出來。她素雅潔淨的裙裾沾染了血汙,她拿出一方幹淨的白絲帕,捏在手中,低頭為傷者細細地擦拭了起來。
“大夫!大夫!”她哽咽地叫著。
她是好人,不是草菅人命的人,她有良心,有慈悲之心!
她咬了咬牙,咆哮:“我是郡主!我命令你們救他!”
這一片是妙手堂的救治區域,妙手堂的大夫們埋頭治療手頭的患者,沒有一個人搭理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