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結束(一更)
隔壁屋,顧嬌剛給小淨空療傷,他身上沒什麽傷,主要是心傷。
留了好幾個的頭發說沒就沒了,他難過得直抽抽,在外人麵前無法表現,到了顧嬌懷裏就再也忍不住,小身子委屈地坐成一團,小腦袋耷拉著。
他兩隻小手按住小腦袋,淚汪汪地說:“頭發……頭發又沒了……”
顧嬌道:“會長出來的,回頭我多做幾個芝麻丸給你吃,還用何首烏給你洗頭,讓你頭發長得快快的。”
“嗯。”小淨空撒嬌地點頭點頭。
顧嬌看著他的小光頭問:“還疼嗎?”
小家夥居然用了根本沒練過的鐵頭功,真是把人嚇死了都。
“疼,要吹吹。”小淨空拍拍自己的小光頭。
顧嬌給他輕輕地吹了吹。
小淨空享受地趴在顧嬌懷裏,小腦袋埋在她頸窩,幸福得直冒泡。
顧嬌想起了剛把小家夥帶回醫館時的畫麵。
那會兒小家夥還不知茗兒是誤會了他們的關係,以為他真是裕親王妃的兒子,他對裕親王妃為難又鄭重地說:“對不起,雖然你是我娘親,可我還是不能和你回去,我想和嬌嬌在一起,嬌嬌照顧我了,我也想照顧嬌嬌。”
到底是誰救贖了誰呀?
顧嬌親了親小家夥的小光頭。
“嬌嬌,你剛剛是不是親我啦?”小家夥輕輕地帶著一絲期盼地問。
“嗯,親你了。”顧嬌點頭說。
小淨空害羞得不行,兩手抓住顧嬌的衣襟,小腦袋埋進顧嬌懷裏,妥妥把自己變成了一株小含羞草。
而醫館的另一間廂房之中,裕親王與蕭六郎正在答謝本次事故的見義勇為者——柳一笙。
茗兒被一棍子悶倒時柳一笙恰巧就在附近,柳一笙不認識茗兒,不過他曾遠遠地見過小淨空與顧嬌在一起,這一點,隻怕顧嬌自己都不知道。
柳一笙是個文弱書生,讓他去打贏幾分拍花子是不可能的,但他是柳一笙啊。
一句“我柳一笙在此”,便恨不得有半個京城的人都跑來揍他。
他指著中年男子與那個叫老李的拍花子:“這是我剛結拜的大哥、二哥,有他們在,爾等休得傷我!”
然後拍花子就被揍了!
柳一笙帶著兩個孩子回了醫館。
這就是事件的全部經過。
對於柳一笙此人,蕭六郎與裕親王都隻是聽過,並未見過,知道他是柳貴妃的母族後人,受了柳貴妃與家族的連累,在京城的日子有些艱難。
沒想到兩個孩子竟是被他所救。
裕親王親自送上謝禮:“多謝柳公子救了犬子,小小謝禮,還望柳公子收下。”
柳一笙缺銀子缺得不行,沒推辭,大大方方地收下了。
裕親王很滿意,他不喜歡欠人人情,對方收下謝禮就說明對方也正有此意。
他不由地多看了對方兩眼:“我聽說了你在京城的處境,你可願意到梁國去?”
柳家當初勾結的是陳國,不是梁國,柳一笙與裕親王府之間沒有那麽敏感的政治關係。就算有,以裕親王的能力,護一個柳一笙還是護得住的。
柳一笙卻道:“多謝王爺厚愛,我暫時……還不想離開。”
柳一笙不論說話做事都不拐彎抹角,這一點,倒是比那些虛偽客套的年輕人強多了。
裕親王沒問柳一笙他的處境都這樣了,京城究竟還有什麽值得他留戀的,說了幾句感激的話後,裕親王去了隔壁屋看望茗兒。
屋子裏於是隻剩蕭六郎與柳一笙二人。
蕭六郎自然也要表示一下自己的感激,他最近剛給人寫文章掙了點銀子,打算交給顧嬌的,眼下先當了酬金也未嚐不可。
除酬金外,他又拿了兩本風老留給他的書籍,一並裝在錦盒裏。
可他沒料到的是,柳一笙竟然不要。
“為何?”蕭六郎不解地看向他。
柳一笙看著蕭六郎道:“顧大夫給我治病,不是少收診金就是不收診金,我欠著顧大夫人情呢,不能收下你的謝禮。”
蕭六郎重新打量起柳一笙來——除了麵色蒼白些,但眉目清俊,唇紅齒白,還真是一副好容貌。
所以,一個安郡王不夠,又來了個柳一笙?
蕭六郎的眼神突然變得涼颼颼的!
柳一笙:“……”
茗兒的傷勢有些嚴重,那一棍子打下去,差點打斷他的脊骨,可脊骨雖是保住了,脾髒卻破裂了。
小淨空趴在顧嬌懷中睡著後,顧嬌把小淨空放到床上,拉過被子蓋好,轉身去隔壁查看茗兒的情況。
茗兒也睡著了。
裕親王妃雙眼紅腫,從茗兒說出那句把弟弟找回來了讓她不要哭之後的話後,她的眼淚就再也沒有停過。
是心疼,是自責,也是一種被人深愛著的滿足與幸福。
喪子之痛似乎變得不再重要了,她看著這個為了她差點賠上性命的孩子,突然覺得能夠做他的母親才是此生最大的榮幸。
“顧姑娘,這次真的多謝你了……謝謝你又救了茗兒……”裕親王妃起身給顧嬌道謝。
顧嬌製止了她欠身的動作,微微搖頭:“不必謝我,真正救了他的人,是你。”
顧嬌在給茗兒手術時茗兒出現了大出血的危機狀況,需要緊急輸血。
不幸的是,茗兒竟然是十分稀罕的熊貓血,在場沒有一個人與他的血型匹配,除了裕親王妃。
是裕親王妃給了茗兒第二次生命。
顧嬌正色道:“從今往後,他體內也流著你的血。”
裕親王妃哽咽地點點頭,俯身用額頭碰了碰茗兒的額頭,兩滴熱淚灑落。
便是沒有這個,他也永遠都是她兒子。
……
茗兒在顧嬌的小院養傷。
小淨空放了學就來醫館陪他,很顯然,一起經曆過拍花子的二人成了真正的難兄難弟。
就算小淨空已經知道自己不是他親弟弟了,但並不妨礙二人之間培養起來的革命友誼。
茗兒的昭國話說得極好,小淨空的梁國話卻還欠些火候,茗兒時常輔導他。
有了語言環境,小淨空的梁國話進步很大。
這一日,小淨空陪茗兒在院子裏曬太陽。
茗兒突然對小淨空道:“我將來想做將軍,你呢?”
小淨空想了想,嚴肅道:“我想念書考狀元!”
茗兒失落:“你要是也當將軍就好了,將來若是兩國交戰,我為你退兵三十裏!”
小淨空成功被他帶偏,想象了一下自己帶兵的小畫麵,拍拍胸脯道:“那我就不殺你的兵!”
轉眼四月,茗兒的傷勢漸漸痊愈,兩國的談判也進入了尾聲。
雖說裕親王不再要求那個孩子,不過琉璃技術他沒收回,還是作為等價交換給了昭國。
至於雙邊不平等貿易,這個可妥協的餘地就不多了,恩情是恩情,政治是政治,何況恩情是顧嬌的個人行為,與朝廷無關。
裕親王是一個優秀的政客,他絕不會腦門一熱便意氣用事,琉璃技術已經是他最大的讓步了,就連這個都是先斬後奏,回去了要被國君罵的。
老實說,皇帝對於這個結果還挺意外,梁國是來割肉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當年一個水排技術就換走了昭國大大小小三座礦山,相較之下,今年算是挺手下留情了。
天下六分,燕國、梁國與晉國為上國,昭國、陳國、趙國則為下國,其實還有一個突厥,隻不過六國都不承認它是一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