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觀藏書閣就是一間騰出來的廂房,裡麵擺放著幾排書架,除了有些書香氣,打掃的還算乾淨,再無入眼之處。
跟白雲觀和太清宮的書閣比起來,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彌羅寶閣所在的那片地方,雖然重新蓋起建築,但已不複往日之用,被彆人占了去,這小小的一間廂房,看起來確實寒酸。
方聞在書架前徘徊片刻,其中的藏書都是些常見道經。
先輩手記,注解遺筆不多!
他抽出幾本感興趣的,坐在書桌上閒看起來。
張明山陪在一旁,借機請教一些修行上的問題。
方大仙沒有藏著掖著的習慣,但也不是什麼都懂。
張老道出身茅山,修的是上清法,《道藏》雖有包羅,方聞也隻融會借鑒些妙理,並未深入研究,所以便探討了一些感悟所得。
不過兩人畢竟差著境界,張明山虛心求教,厚臉上問,自然有受益匪淺之處。
老道士喜不自勝,若有所得。
方聞則是翻到一本手劄,記述了大青山將軍墓的信息,想起橫死的幾個盜墓賊,和孫亭山祭符鎮煞的場景,不禁咧嘴笑了笑。
時間眨眼而過,他抬頭瞧瞧書架上的道書,興致缺缺,再看看時間,已經五點多。
便收起書籍,放回原處,對著張明山道:“張道長,可否借些符紙筆墨!”
“哦!?小友要畫符!?”
“嗯!”
“行!我這就叫人準備!”
畫符乃是正一道士的看家本領,符紙乃是常備之物。
張明山曉得方小友所出金光符玄妙非常,當初因為鐵宗山、玄清之故,跟著嶗山玄薇、玄明登上西山做和事佬,還買了幾張黃符。
帶回觀裡跟師弟研究過一段時間,卻是看不出端倪,研究不透!
眼下見方聞借紙畫符,心裡被抓到癢處,很想觀摩一下小友如何書符。
但彆家秘法妙術,豈可輕易示人,老道臉皮再怎麼厚,也知道分寸。
便問清所需,吩咐弟子準備好筆墨等物,把方聞帶到一處靜室,便自行離開。
方大仙見張道長關門離去,臉上一副不舍的模樣,搖頭笑了笑,提筆蘸墨,不出片刻,畫出三張金光符。
守在門口的張明山,見方小友屁大點兒的功夫又從靜室內走出來,不禁一愣。
“畫好了!?”
“嗯!畫好了!”
張老道見說,心中飄出無數問號,但回想起國防大學時,方聞扔出的那一摞金光符,心中便又釋然。
方小友乃煉氣化神的大修士,畫符快了點兒,應該...是基操吧!
想到此處,張明山心中不免生出無限向往!
而方聞串一趟門,看了幾本書,畫了三張符,時間已近傍晚,便閒扯幾句,跟張老道告辭,準備回返繡坊報到。
“哎呀!小友大駕光臨,貧道還未儘地主之誼,怎能說走!我已吩咐弟子準備了餐食,小友好歹住上幾日!”
玄妙觀沒有方聞流連的東西,聞言,笑著開口道:“我來彭市辦點兒事情,今天晚上就回彭市了,張道長不必麻煩,我們有時間再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