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完組建大夏最高法院之事,歐陽朔轉而問薑尚:“對精英階層的抵觸,閣老可有什麼破解之策?”
因為薑尚已經具現為智人,歐陽朔卻是什麼都不隱瞞。
“按陛下說的,那位張老有個兒子,之前也在聯邦任職?”薑尚問。
“不錯!”
薑尚道:“既如此,那麼微臣建議,陛下可下詔,將其招進朝廷任職。”
歐陽朔一愣,轉而大笑,“還是閣老有辦法,就依此計行事。”
“陛下聖明!”
…………
蓋亞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在歐陽朔的強力推動下,以及在薑尚、張良、衛鞅等一乾大臣的斡旋下,醞釀許久的大夏最高法院,終於掛牌成立。
歐陽朔親自題寫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被雕刻成石碑,立在大夏最高法院正門前,以彰顯歐陽朔推行法治的決心跟意誌。
集權跟獨裁,不等於以身試法,破壞法治,歐陽朔對此有著清醒的認知,兩者也從來不是矛盾跟對立的存在,完全可以並行一軌。
在法治的前提下,實施獨裁,就是對新一代君權最好的闡述。
如此施為,既是歐陽朔的自我約束,更是對皇族,對文武百官,以及對繼任者的一種製度約束,使其無法肆無忌憚,以此立下皇朝萬世之根基。
縱觀華夏五千年,一個不斷集權,卻無任何約束力量的皇室,一個視天下為皇家私人財產,視百姓如豬狗的皇朝,是無法長治久安的。
華夏幾千年的曆史,不過是一個個封建王朝的周而複始,整個社會基本沒什麼進步,甚至在某個曆史時期,還出現過幾次大倒退。
結果泱泱華夏,被崛起不到兩百年的西方列強,一下撕成碎片。
教訓何等之慘痛!
如果不是華夏文明具有非同凡響的韌性,以及兼容並蓄的心胸,如何能在現代社會,在短短百年時間裡,再次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前車之鑒,歐陽朔不得不引以為鑒。
歐陽朔絕不會自大到,認為可以憑一己之力,在希望星球再造一個封建王朝,同時還能讓該王朝傳之萬世,永不凋零。
他還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被權力腐蝕思想。
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歐陽朔欽點【京師大學】法學院院長,法家集大成者,法家巨子之一的韓非子擔任,官居正二品。
法學院院長一職,則由副院長慎到接任。
韓非子作為法家集大成者,深度參與起草了《大夏法典》,兼且本人對政治並不感興趣,遠離政治,秉持中立,正是首席大法官的最佳人選。
除首席大法官之外,還設立四位大法官。
五名大法官均由歐陽朔親自任命,理論上講,隻要歐陽朔不解除大法官的職務,他們的任期就是無限長,直至死亡或者主動申請退休。
…………
雖然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大夏最高法院的設立,終究還是在朝野上下引發了不小的震蕩,朝局由此陷入混亂。
想要平息風波,還要一段時間。
鑒於此,歐陽朔並沒有急著調整人事,做出清洗,他在等一個契機。
時間進入三月,歐陽朔一直等待的契機,終於到來。三月三日,蒙恬率部攻克南蘇丹國;五日,白起指揮大軍,攻克肯尼亞國。
大夏在東非的第一次軍事行動,就此取得大捷。
消息一出,全球震動。
大夏在東非接連攻克兩國,大為刺激了歐美王朝,無一例外,他們都加緊了對非洲大陸的侵略步伐,整個非洲大陸,就此陷入不間斷的硝煙之中。
相比全球震蕩,大夏的善後工作卻是有條不紊。
三月十日,朝廷敕令,將北非鎮守府擢升為非洲都護府,原北非鎮守使木蘭月,順理成章地晉升為非洲都護,成為皇朝第三位邊疆都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