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日,京師。
秦唐兩國歸降的波瀾,已經漸漸平息下去,中原大戰落下帷幕。
攻克周、宋、秦、唐四國,最大的好處就是斬獲近一億人口,再算上在非洲戰場攻克的肯尼亞諸國,大夏人口再上一台階,突破五億大關。
無論是人口,還是疆域,大夏皇朝都已超過曆史上任何一個王朝。
海量人口的突然湧入,也給朝廷造成一定負擔,好在今年風調雨順,各地第一季糧食大獲豐收,總算緩解了自去年凜冬以來的饑餓形勢。
去年的十月天災也帶來一個後遺症,無論是農夫,還是牧民,都下意識地在家中囤積大量糧食,以備荒年之用。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再也不願經曆一次那樣的凜冬了。”
隨著中原一統,四海升平,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大夏原住民人口即將迎來爆炸式增長,成為人口新的增長點。
蓋亞元年的孩童,到了蓋亞七年已然成年,他們這一代,隨著皇朝一同成長,是最忠誠,也是思想最活躍的一代。
乃國之基石。
就像影衛鎮守使崔天奇,當初來山海村的少年,已然成長為鐵骨錚錚的青年才俊,成為歐陽朔黑夜中的一柄利劍。
…………
上午十點,禦書房內,歐陽朔正在跟薑尚、寇準以及張廷玉三位大臣,商議人事安排,包括對秦唐兩國舊臣的安置以及關西行省總督人選。
除此之外,還有非洲都護府相關人事。
過去的三個餘月,大夏在國內發起統一之戰,遠隔重洋的非洲戰場也一直沒消停,在白起的指揮下,非洲戰區四大集團軍連戰連捷。
四月十日攻克烏乾達,十八日攻克坦桑尼亞,完成第二階梯的軍事行動。期間,白起還利用大軍休整間隙,順手攻滅了盧旺達跟布隆迪兩個小國。
盧旺達東鄰坦桑尼亞,南連布隆迪,西和西北與剛果交界,北與烏乾達接壤,境內多山,有“千丘之國”的稱謂。
雖然盧旺達的國土麵積還比不上瓊州島,卻擁有一百萬玩家,是非洲大陸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約83%的人口分布在鄉村。
鎢礦跟森林資源,是盧旺達的特色。
再說跟盧旺達接壤的布隆迪,國土麵積稍稍比盧旺達大一點,玩家在八十萬上下,同樣以農牧業為主。
在現代社會,這些非洲小國因為沒有工業基礎,基礎設施落後,混得很慘,但是在遊戲世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卻是不可多得的天下糧倉。
朝廷決定,將烏乾達並入肯尼亞行省,同時以坦桑尼亞國為主體,兼並盧旺達跟布隆迪兩國小國,設立坦桑行省,也是非洲都護府的第四個行省。
坦桑行省總督一職暫時空缺,由非洲都護府代管。
稍事休整之後,在五月下旬,非洲戰區發起第三階段的軍事行動,這次的打擊目標,是馬拉維、莫桑比克以及津巴布韋三國。
馬拉維位於非洲東南部,是個內陸國家,被坦桑尼亞、莫桑比克、讚比亞三國包圍其中,國土麵積跟東海行省相當,玩家總數一百三十萬。
該國得名於境內的馬拉維湖,同時也是非洲第三大湖,麵積3萬平方公裡,湖水最深可達700多米,有很多世界獨一無二的淡水魚種類。
馬拉維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經濟作物包括煙草、咖啡、茶葉、棉花、甘蔗,其中煙草是馬拉維最重要的經濟作物。
跟馬拉維相鄰的莫桑比克,同樣跟馬拉維湖接壤,曆史上曾經是葡萄牙殖民地,國土麵積相當於青海行省,玩家總數達兩百五十萬人。
此外,莫桑比克還是個沿海國家,位於非洲東南部,莫桑比克與馬達加斯加之間的莫桑比克海峽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峽,全長1670公裡。
莫桑比克境內河流眾多,氣候炎熱潮濕,全年平均氣溫為19.4°C,雨水非常豐富,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水資源以及森林資源。
這裡是大啖金槍魚和海鮮的天堂,北部鯊魚種類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