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外圍,大沽口炮台。
劉文鋒站在古老的炮台上,看著遠處渤海灣的波濤。
這座炮台見證了太多的曆史,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每一次都是屈辱的記憶。
但今天不同了。
“報告總司令,從閩州撤出的部隊已經全部到達津門。”
周衛國走上炮台,遞上一份統計報告,“總共八千三百人,重要設備百分之六十成功轉移,技術資料全部保存完整。”
劉文鋒接過報告掃了一眼,心情稍微好了一些。雖然丟了閩州,但人員和技術的損失控製在可接受範圍內。
“敵情如何?”
“聯合艦隊正在清理閩州港,預計一周內就能恢複部分港口功能。他們的陸軍主力還在閩州整頓,但偵察部隊已經向津門方向推進。”
劉文鋒冷哼一聲:“他們以為拿下閩州就勝利了?天真。津門可不是閩州,這裡是老子的主場。”
確實,津門的地理位置比閩州更有優勢。三麵臨海,一麵靠山,易守難攻。而且這裡距離京津冀工業基地很近,物資補給相對容易。
“總司令,工兵部隊已經開始修築防禦工事。按照您的要求,我們在外圍構建了三道防線。”參謀長拿著工程圖紙走了過來。
劉文鋒仔細查看著防禦部署。第一道防線設在海岸,主要用於阻擊敵軍登陸;第二道防線設在城區外圍,利用地形優勢構築堅固工事;第三道防線就是津門城區本身,準備進行巷戰。
“很好。”劉文鋒滿意地點點頭,“那些洋鬼子想拿下津門,就讓他們付出血的代價。”
就在這時,通訊兵跑了過來:“總司令,有緊急情報!”
“說。”
“根據我們在後方的情報網報告,各國正在向遠東增派更多兵力。鎂國又調來了兩個師團,罌國派出了印度軍團,連法蘭西都從非洲抽調了一個軍。”
劉文鋒的臉色一沉。看來敵人是鐵了心要徹底消滅他。
“還有,”通訊兵繼續報告:“毛熊也有異動。他們在中蘇邊境集結了二十萬大軍,似乎準備從北方發動進攻。”
“這些畜生!”劉文鋒一拳砸在炮台的石頭上:“平時一個個裝成友邦,關鍵時刻都要來咬一口!”
周衛國憂心忡忡:“總司令,如果毛熊從北方進攻,我們就要兩線作戰了。以我們現在的兵力,恐怕…”
“恐怕什麼?”劉文鋒打斷了他,“老子連八國聯軍都不怕,還怕這些雜碎?”
雖然嘴上這麼說,但劉文鋒心裡很清楚形勢的嚴峻。
現在的情況比當年的八國聯軍入侵還要糟糕。
當年的清軍雖然腐朽,但畢竟有幾十萬人。而現在他隻有八千多人,要麵對的卻是幾十萬聯合軍。
“傳我命令,”劉文鋒思考了一會兒:“立即聯係各地的抗日武裝力量,號召他們配合我們作戰。同時派遣小分隊深入敵後,開展遊擊戰爭。”
“是!”
三天後,聯合軍的先頭部隊出現在津門外圍。
與閩州的強攻不同,這次他們顯得更加小心。
三個月的血戰讓他們意識到,龍國軍隊絕不是善茬。
鎂國陸軍第七師師長麥克阿瑟舉著望遠鏡觀察著津門的防禦工事,臉色凝重。
“該死,這些龍國佬把這裡變成了刺蝟窩。”他對副官說道:“看那些炮台,看那些機槍陣地,想要攻下來恐怕要付出不小代價。”
“將軍,要不要請求海軍支援?用艦炮轟擊這些工事?”
麥克阿瑟搖搖頭:“海軍的艦炮夠不到這裡。津門港口水太淺,大型軍艦進不來。”
這確實是個問題。津門港雖然重要,但水深有限,大型戰列艦無法靠近。而小型軍艦的火力又不足以摧毀堅固的岸防工事。
“那就隻能硬攻了?”
“看來隻能如此。”麥克阿瑟放下望遠鏡,“傳令各部隊,明天拂曉開始總攻。我要在一周內拿下津門。”
當天夜裡,津門守軍也在做著最後的準備。
劉文鋒在前線陣地巡視,鼓舞士氣。每到一處,他都要和士兵們聊上幾句。
“小王,家裡還好吧?”他拍著一個年輕士兵的肩膀。
“報告總司令,俺家在山東,鬼子已經投降了,家裡應該沒事。”小王憨厚地笑著。
“那就好。”劉文鋒點點頭,“打完這一仗,就能回家團聚了。”
“總司令,俺們真的能贏嗎?敵人那麼多…”另一個士兵忍不住問道。
劉文鋒看著這張年輕的臉,想起了自己剛穿越時的懵懂。那時候他也懷疑過,害怕過,但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能贏。”他堅定地說,“因為我們是龍國軍人。我們的身後就是祖國,就是同胞。退無可退,隻能向前。”
士兵們聽了,眼中重新燃起了鬥誌。
巡視完陣地,劉文鋒回到指揮部。周衛國正在和幾個參謀討論防禦部署。
“總司令,敵軍明天可能會發動總攻。我們準備得如何?”
“該準備的都準備了。”劉文鋒走到地圖前,“彈藥充足,工事堅固,士氣高昂。就看這些洋鬼子有多大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