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齊磊與鮑爾森的隔壁。
小馬哥、山姆、沃倫,還有文經理和朱尼爾賈奎爾,五個人大眼瞪小眼,都在猜測隔壁談的怎麼樣了。
隻是,由於賈奎爾這個外人在,另外四個還得表現的涇渭分明,互成對立。
說實話,挺累的。
終於,賈奎爾畢竟是年輕人,有點受不了這種壓抑的氣氛。·
先是給文經理使了個眼色,意思是:
我出去透透氣,你盯著那個中國人,一會兒換你!
文經理先是皺眉,顯然對賈奎爾坐不住的行為有點不滿,可是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也使了個眼色。
“彆走太遠。”
就這樣,賈奎爾終於出去了。
就在他關上門的一瞬間,屋裡剩下那四個幾乎同樣一垮,放鬆下來。
過了一小會兒,山姆打破了沉默,“你們說,齊會和鮑爾森說什麼?"
小馬哥,“不知道!不過,那老小子應該玩不過齊磊。"
對此,文經理深以為意地點了點頭。他已經領教過不知道多少次了,不堪回首啊!
“你呢?”山姆問向沃倫。
隻見沃倫一笑,來了句,“我猜,鮑爾森應該在提條件了。“
文經理一聽,“這麼快?不會吧?“
第一次見麵,鮑爾森不會那麼冒失。
可惜的是,沃倫卻不辯解。
已經是一片明朗,齊磊根本不會和鮑爾森多做糾纏,昨晚就告訴沃倫了,“進去就攤牌,這套路哥玩的熟!“
好吧,確實是熟。
對r如此,對古歌亦如此,現在輪到德盛了。
所以,沃倫的這些話已經不是猜測了,而是齊磊提前告訴他了。
隔壁,鮑爾森確實在提條件,而且和齊磊一樣直接。
“齊先生,你的三個要求,我想我們可以滿足你。"
“但是,既然已經把話挑明了,那就沒什麼不能說的了,這三個要求需要前提條件。”
齊磊,“大家都是明白人,鮑爾森先生,您可以直說了。”
“好的。”
鮑爾森越來越覺得有趣,與這個中國少年交流,有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張揚,直爽,不拖泥帶水,十分符合他的年紀,
甚至讓鮑爾森都有種年輕了的感覺,
“首先,盤古係統。”
“德盛要求,三石公司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不可以與矽穀公司進行合作,更不能接受融資。”
齊磊一挑眉頭,“鮑爾森先生要徹底放棄矽穀嗎?這會讓公司的運營變得艱難。"
在米國搞軟件,就繞不開矽穀。
卻不想,鮑爾森一笑,“我想,齊先生具備麵臨挑戰的能力。
齊磊,“但要看籌碼夠不夠多。”
鮑爾森,“這一點你可以放心,德盛已經和美林、摩根等九家投行達成了協議,我們聯合注資。所以,不管齊先生願意拿出多少股份,都會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
"包括,華爾街的人脈。"
齊磊則是搖頭,“不不不,您沒有理解我的意思!繞開矽穀,我們不僅僅麵臨資金上的壓力。“
“更重要的,是技術、管理模式、以及網絡圍堵上的壓力。“
“您明白嗎?"
鮑爾森,“明白。”
“可是,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嗎?“
"!!!
齊磊一滯,瞬間通透。
心中暗叫,夠狠!!
鮑爾森要的就是對抗,就是完全的絕緣,完全的對立。
他要掀起米國的t產業戰爭,真正的引狼入市,完全不顧米國互聯網及計算機產業的前景。
齊磊完全沒想到,鮑爾森會是這樣的思路,置美國的利益於不顧。
可是,就是這一瞬間,齊磊又猛然醒悟。
是自己搞錯了,著急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隻是他自己認為,鮑爾森是出賣國家利益,引一家中國公司來打破米國的t產業罷了。
這是2002年,t產業的重要性就算顯現出來了,可是在移動互聯網之前,也就那麼回事兒,人家可能根本就沒覺得打碎了有多敗家。
隻是自己,因為見過後世的局麵,所以天然地認為很重要。
結果,齊磊正想著,鮑爾森下麵的一句話,又顛覆了齊磊的認知。
他又想錯了!
不是鮑爾森被衝昏了頭腦,不知道t產業的重要性,而是.重要的是t產業,而不是矽穀,
鮑爾森,“齊,係統這項業務,我可以讓利給你。"
"包括企鵝的通訊軟件,也可能像你說的,由你獨立注資,德盛不需要企鵝的利潤。”
“但是這兩項業務,必須接受德盛,以及米國相關部門的嚴格監管。“
“而智能手機業務…
鮑爾森頓了頓,“我們需要百分之70以上的股份!“
齊磊,“????”
想屁吃?那以後你不還是想卡死就卡死?
“不可能!“
鮑爾森卻是笑了,“彆著急,我會給你一個完美的理由。”
繼續道,“首先,你要把這項業務從三石公司剝離出來。當然,中國市場留給你。“
齊磊眉頭緊皺,一言不發。
鮑爾森,“然後,由我們多家成立新的智能手機公司,依舊可以由你來領導,由中國的團隊進行設計研發。"
“但是…"
“但是什麼?"
“但是,我們之所要7以上的股比,是因為,我需要一個理由去說服政客,向新公司開放部分軍方科技。
"!!!!"
嗡的一聲,齊磊耳畔嗡鳴炸響,
現在他全明白了,德盛不是狠,也不是賣了米國,而是棋高一招!
或者說,鮑爾森要和矽穀抗衡的思路,和他原本想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
從一開始,齊磊的思路就錯了。
齊磊和大多數人的思路就是,華爾街要扶持一家中國公司,與矽穀分庭抗禮。
而實際上,分庭抗禮僅僅隻是表麵上的樣子,鮑爾森的殺招是釜底抽薪,他要挖斷矽穀的命脈,
至於要怎麼挖,得從頭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