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列維要來中國交流學習這個事兒,說到底,也是齊磊鬨的。
雛鷹班就是他搞出來的,斯坦福的精英訓練營又是效仿雛鷹班的模式。
要論起傳媒人才的培養,以及對傳播學教育的重視程度,西方要比我們看重得多得多。
從二戰結束之後開始,米國已經在尋求從傳播的角度,控製其它國家和民族了。
所以,針對網絡時代,新傳媒的教育形式,以及集中資源打造精英群體的模式被中國人搶了先,這本身就讓米國人很不爽。。
因而也埋下了較勁兒的底子。
可是問題來了,雛鷹一期實在太出彩了,齊磊自己都納悶兒那十九個人到底是怎麼選出來的。
尤其是拓爺,這孫子已經殺瘋了。
這半年間,又有三篇論文在國際期刊發表,再加上傻龍和馬晨宇那幾個都是天賦異稟,潛力徹底被挖掘,幾乎是每人都有一兩次露臉的機會。
以至於上個月,就是齊磊肢解三石的那段時間,米國的一個報業大亨在斯坦福講座的時候,發出了擔憂,“中國在傳播領域大放異彩,思維方式已經超越了米國年輕一代。”
好吧,當著列維斯坦的麵說的。
台下坐著斯坦福精英訓練營的鷹崽子們,他們能服氣嗎?
正好,作為德盛投資銀行的首席新聞顧問,鮑爾森又交給列維斯坦一項需要去中國的任務。
於是,老列維就促成了這次交流學習。
董北國對這次學術交流很重視,包括上麵的教育主管部門也很重視。
什麼時候見米國的頂級名校,主動向中國的專業院校發起交流申請了?
八百年也不遇上一回。
所以,上麵專門找老董談過話了。
指導思想就是:熱情招待,尺度適中,既要保證交流學習的圓滿成功,又不能丟了國內大學的臉麵。
董北國接到任務,第一個想法就是,這事兒得交給齊磊。
他鬼點子多啊,而且和列維斯坦又是老相識。
所以,今天齊磊這是來學校了,他要是不來,過幾天董北國也得去家裡抓人。
此時是下午三點,齊磊餓的前胸貼後背,可是食堂又肯定沒飯。
沒辦法,隻好和董北國一起回辦公室,兩人拿飯缸子泡方便麵,順便由董大校長傳達一下上麵的指示精神,連帶琢磨一下這事兒應該怎麼辦。
然後,先不說正事兒聊的如何,齊磊被董大校長打開了方便麵的新吃法。
他頭一回見往泡的方便麵裡加生雞蛋的。
“這不得腥啊?”
董北國鄙夷地警了他一眼,“不懂了吧?"
隻見老頭兒把雞蛋打在乾麵上,拿筷子把蛋黃戳破,然後開水往上一澆。
神奇的一幕就出現了,蛋黃直接就散成了蛋花,而且一燙就熟了。
“蛋清捂個兩三分鐘,半熟不熟,你就吃去吧,鮮亮得很。"
“噴噴。”齊磊砸巴著嘴,“您這是吃多少方便麵才吃出來的心得啊?難怪你胃不好!"
董北國不以為意,“說正事兒。”
捂著飯缸子坐下,“老列維是8月4號到,在咱們這兒要呆上一個月,九月二號離校。"
“我打算把馬拓、周小晗他們都叫回來。上麵很重視,對方也是來者不善。“
齊磊想了想,卻是搖頭。
一期的人都撒出去了,一隊在四川跟著周小晗,一隊跟著江瑤在國外。
拓爺,還有寇仲琪、宗寶寶,在西雅圖。
剩下的人,都在深圳,小馬哥那裡。
且不說招回來有多麻煩,就是他們現在手裡在做的事兒,也同樣重要。
道,“用不著,不就一群米國鷹惠子嗎?二期就夠用!”
董北國挑眉,“你可彆托大哈,這回不是鬨著玩的!“
確實不是鬨著玩的,其實想想也知道,對方肯定不是交流那麼簡單。
大老遠的,斯坦福的好環境不呆,跑到你中國來,就為了見一麵?聊聊天?
扯淡!
一旦在交流中,中國學生落了下風,那對方肯定要大肆宣傳,說北廣雛鷹班是浪得虛名。
“說白了,米國人什麼東西都願意玩個壟斷,在傳媒教育方麵,更要壟斷。"
“否則,咱們北廣打出名氣,人才都往咱們這兒跑。他們怎麼從根兒上給彆人洗腦?”
關鍵不在人才,關鍵在於人才從哪兒來。
這就好比,一個三哥的留學生想學傳媒,以前最好的不是米國大學,就是歐洲的大學。去了之後,除了學術學習,自然要接受西式文化。
現在突然冒出個中國的大學,也是頂尖水平。
如果選了咱們,那接受的就是中國文化。
這裡麵的遠期差異會非常大,米國人尤其看重這一點。
對於董北國的擔憂,齊磊卻是不以為然。
“用不著,有我在呢!”
彆的齊磊不敢說,可是學術這一塊兒,他的信心還是有的。
彆說一幫由老朋友帶隊的鷹崽子,你就是來一群列維斯坦那個級彆的大佬,齊磊現在也不虛。
“放心吧,交給我了!“
董北國不確定,“真沒問題?”
齊磊,“真沒問題!“
原本他還不想給雛鷹二期係統的上什麼課,現在嘛,可以放點乾貨給他們。
隻是苦了雛鷹二期,還有一個多星期就放暑假了,現在好,暑假報銷了。
不過好在,晚上齊磊把這個消息告訴二期的同學們,這幫家夥居然沒什麼怨言。
弄的齊磊還挺奇怪,這麼好學的嗎?
殊不知,這和好學沒有什麼關係。
就拿二成子來說吧,“班,班頭兒!“
“你說我…我我爸就是下崗職工,就就就,就我這家庭條件,有這麼個機會…
多,多不容易啊!”
當初二成子選進雛鷹班,往家裡打電話,顯擺,說學校給他配了兩台電腦,還有各種經費等等。
董偉成他爸高興的一宿都睡不著覺,就剩一句,“兒子出息了!"
晚上回到家,齊磊還在琢磨老列維來訪的事兒。
至於董北國交給他的另外一個任務,總裁班,齊磊就沒當回事兒,隨便忽悠忽悠就過去的事兒。
反正,那就是老董弄的一個“騙錢班”。
現在,齊磊可以專心考慮一個月之後的問題。
其實仔細想過,對於雛鷹二期來說也沒什麼難的,全程有齊磊陪著,基本吃不虧問題就在於精神麵貌。
二期那幫人,沒有一期那股野性,桀驁不馴,誰也不服。就拓爺那樣的,往那兒一站,就藐視一切。
彆管你是列維斯坦,還是斯坦福的精英,在拓爺眼裡就是個屁。
他有時候連齊磊都不服。
可是,二期就缺少一期那股勁兒,更像是一群中規中矩的好學生,乖寶寶。
這樣不行,放在一幫標榜自由獨立的米國學生麵前,就成了中國人的呆板木訥了齊磊得想辦法給他們建立自信,最後有拓爺那種“你們都是弟弟”的氣勢。
一條思路漸漸在腦海中清析起來,等齊磊完全理清,已經是九點多快十點了。
而這時,門鎖轉動,曉兒進來了。
見齊磊在客廳坐著,一邊換鞋,“我拿點東西就走。”四下掃看,“偉哥呢?”
齊磊臉一苦,“他學校有事兒,今天不回來。"
曉兒登時臉一垮,“真可憐,孤家寡人了。"
唐小奕和徐小倩都搬走了,曉兒也去和李憨憨混了。
就剩齊磊和偉哥,結果偉哥還隔三差五的不回來。
似乎是戳到了齊磊的痛處,惡狠狠地蹬了曉兒一眼,哪壺不開提哪壺呢?
說實話,大夥兒一走,齊磊還真有點不適應。
這幾年,除了他出國這兩次,還有提前上大一那一年,基本就在一塊膩味著,
身邊從來沒這麼冷清過。
至於楊曉這丫頭,她完全沒必要搬出去,是懂事的過頭了。
彆看曉兒大大咧咧的,沒心沒肺就跟在大家屁股後頭混,其實她心思挺細的,
想的也多。
當初徐小倩還打算出國的時候,讓她在家裡選房間,她死活不選。
如今,徐小倩搬出去了,她也馬上不在家裡住了。
內心的缺乏安全感,讓她做什麼事兒都例小心翼翼的。
寇仲琪不在國內,她寧可去和李攻擠一張床,也不在這兒住了。
好吧,李玟玟也從學校寢室搬出來了,在西門外租了個一居室。本來自己住剛剛好,現在又多了個人。
齊磊看她就來氣,可是看她那樣兒,又氣不起來。
隨口一問,“吃飯了嗎?”
結果曉兒眥牙笑,“沒。“
齊磊一聽就瞪眼,“都特麼十點了,還沒吃?“
就見曉兒一臉無辜,“不怪我啊!音樂節的事兒賊多,錯過了飯點兒,食堂沒飯了。“
纏著手指頭,“本來想和李憨憨混一頓,她還去跑活動了,沒回來呢!“
齊磊一副沒臉見的樣子,那你不會外麵找點吃的?
支起身子,“坐那兒等著!”說著話向廚房走去。
曉兒一聽,登時大喜,“好瀚!”,乖巧地往沙發上一盤,等著了。
齊磊都走到廚房門口了,發現不太對,回頭皺眉,“你不是回來取東西的吧?
你是回來蹭飯的!”
曉兒裝傻,“彆說那麼難聽嘛!我哪好意思麻煩你?“
齊磊,“都這個點了還不麻煩?誰大半夜給你忙活?“
曉兒,“少廢話!趕緊的!"
冰箱裡有什麼做什麼,一個黃瓜炒蛋,一個蒜莖炒肉,又蒸了米飯。
等端上去,曉兒已經迫不及待,自己搶過飯盛飯。
見齊磊拿了兩個碗,眉頭一緊,“你還吃啊?"
齊磊,“我也沒吃呢!"
曉兒登時無語,你自己沒吃,這叫麻煩嗎?
這頓飯吃的更心安理得了。
把一塊蒜苔夾進嘴裡,像兔子似的一點一點往裡送,吃的可香了。
“對了,恭喜你哈,暫時解脫了。“
齊磊皺眉,“恭喜我什麼?又解脫什麼?"
曉兒一副無語的架勢,“你沒看新聞啊?"
齊磊更不解,“什麼新聞?”
曉兒,“棒子大總管腦抽,要把首都的譯名改成首爾。網上都在罵呢,倒是沒多少罵你的了。"
齊磊,“…“
如果他沒記錯,漢城改首爾是05年的事兒吧?現在就有苗頭了嗎?前世他還真沒注意過。
齊磊哪知道,本來是沒什麼苗頭的,小西巴現在也僅僅隻是個彆議員在叫器這個事兒,八字還沒一呢!
隻不過,他最近不是被罵的羅圈上天了嘛!鄒成斌成在看不下去了,想給齊磊轉移一下火力。
於是,央視就著重的報道了一下這個事兒。
然後然後國內輿論果然就不再抓著齊磊不放了。
不過不管轉移不轉移,齊磊對這個事兒都不太關心。
無所謂道,“那還挺是時候,給哥擋槍了。"
楊曉,“你說韓國人是不是腦了有問題?好好的漢城,為什麼改一個誰都不待見的名字啊?”
齊磊,“他們就那樣兒,去中國化又不是一天兩天了,折騰去唄!"
這個年代,國人對小西巴還沒那麼仇視,或者說,那些缺德事兒,這也是他的那也是他的,小西巴也沒那以柔心病況。
所以,曉兒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都無法理解。
包括漢城改首爾的這麼個無語操作。
此時,曉兒見齊磊一副輕描淡寫好像很懂的樣子,鄙夷道,“這你也知道?"
齊磊,“還真彆說,我還真知道。"
曉兒,“那你給我講講,到底怎麼回事,他們為什麼要改啊?"
齊磊吃的正香,他今天就下午糊弄了一頓泡麵,餓著呢!
敷衍道,“這有啥可講的,一幫不認祖宗的傻缺。"
曉兒,“祖宗?"
捶了齊磊一下,“彆說那麼難聽!韓國確實有不少中國文化,也是咱們的附屬國那麼多年,還沒到認祖宗那個地步。"
齊磊,“嗬嗬。”
不得不說啊,東亞這幾個國家,韓國文化輸出很成功,委國文化輸出也很成功就特麼中國,本來輸出最多的文化,是東亞文化的主體,可是搞的卻好像最不成功一樣。
楊曉也喜歡韓國偶像,什麼hot、李貞賢什麼的。
抬頭看了曉兒一眼,見她還挺義正詞嚴,決定給這丫頭上一課。
“我還真不是埋汰他們,這幫孫子還真就是忘了祖宗。"
端著碗,妮妮道來,“小西巴和北邊的有一個共同的祖宗知道嗎?”
“叫箕子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