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活命,他們隻能不惜一切代價南下,攻打大越,掠奪糧食。
即使已經演練過百遍,當難題真正擺在眼前,仍使人焦頭爛額。
白盈心知,若要奪位,唯有從內部擊破。
皇城為了分發物資,此刻吃穿用度應當是節儉不少,但收到消息卻說,半月前,皇後娘娘林若蘭想要建造的摘星樓才剛剛竣工。
此消息被他們有心放出後,自然激起民間非議,同時為了征工,朝廷頒布的一係列律法都是即時性的,並不能適用於長期招募。
但大臣們太忙了,效率低下導致他們忽略了這一點,尤其是,尚書省戶部進行了刻意隱瞞。
收到消息來看,朝廷大臣仍在互相扯皮,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完善的對策。
鳳陽旱情,他們主張從臨郡挖渠調水,誰料想旱情逐漸發展,到處都在缺水,江南稻田甚至已經完全幹涸了。
而八百裏加急的戰報從歲衡發來,匈奴大有拚得魚死網破之勢,既然留在北境必死無疑,不如賭上一把。
歲衡堅守如初,倒是給了江承些許欣慰,但隨即,戰火四起,唯有顧鉞仍能領兵出擊,趁機收複蘄州十八郡,戰略物資卻跟不上了。
除了歲衡,西麵和東麵也出現了匈奴部隊,沒了可汗,各族各自為政,拚命爭奪大越的優渥物資,屠殺邊境百姓,大肆發泄數年被欺壓之辱。
各地軍力鬆散,此刻竟隱隱難以招架,節節退敗,匈奴發現良機,一舉攻破防線,才意識到大越此刻就像一塊朽木,不複往日的昌盛。
是的,因為新帝繼位以來,並不是以軍事才幹站穩腳跟的。
昔日素山還在之時,多次苦口婆心進行教導,江承卻隻學了其中陰人的手段。
歲衡的鴿籠幾乎沒有關上的時候。
一封封似乎未卜先知的書信被秩序井然地發往各地,聽淵閣作為逢亂則出的一大勢力,聯合各個階層,迅速安排好相關事宜,早先囤下來的糧食在精準的計算下派到每個平民手中,保證了基礎條件,凝聚了民心。
馮氏山莊和少師府雖然衰微已久,但其中培養的盡是名人能士,此刻在白盈的命令下以門客的身份向朝廷大臣出謀劃策獲得信任,深深打入內部,將昔日廢棄的關係網重新編織,甚至結得更為緊密。
這讓江承產生了一種錯覺。
他以為,登基六年,眼下如此有序的幕僚班底是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了。
或許剛開始是亂的,但過不了多久,他們就能按部就班地找到事情的根結,並利索地解決。
等到各地反饋的消息逐漸好轉,白盈這才揉了揉眉心,看向了身旁加急的戰報和按照約定,顧鉞每日一封的書信。
他已經前往前線一月有餘,即使信中刻意沒寫,她也能知道戰況屬實焦灼。
這幾日,書信都換成他的副將代筆,她害怕,他許是受傷了,甚至筆都拿不起來。
白盈深吸一口氣。
都應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才對。
瘦削的女子拿出玉骨扇,握著扇柄的手微微顫抖。
我按照你所說,完成了我的任務,那你呢,能不能安全歸來?
不過,她從來都不需要被回答。
白盈翻身上馬,孑然一人朝來信的方向疾馳而去。
不過是小小的匈奴,還能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翻出什麽風浪。
雖然說,養老生活有風險,投資美男需謹慎。
但她從來都不是會後悔的人。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