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官方的說法,新任總長紫川寧殿下正在燕京中央大街殫精竭慮地處理著國家大事,為國事艸碎了心。這種情況下,發布對家族總長紫川寧的通緝令,那是不可想象的。
幸好,搜捕行動的總指揮盧真紅衣旗本找到了一個變通的辦法,他向各省執法機關命令說,有一夥詐騙分子冒充紫川寧殿下到處流竄,不但騙取錢財,還妖言惑眾,對家族的威信造成了極大的損壞。
和通緝令一同抵達各省的是紫川寧、李清等重要人物的畫像。各省官員不敢怠慢,迅速行動。各省民眾感覺到了,氣氛莫名地緊張起來,在城門、幹道、橋梁等要害位置,憲兵曰夜在盤查。尤其是對有著燕京口音的路人,他們檢查得特別嚴厲,特別是對年青女姓,稍有懷疑就被扣下來。
經營賓館、酒店、旅舍、飯館的商家也感到莫名其妙,這些天裏,治部少檢查得特別頻繁,每天都要檢查三四次。而且平常的檢查都是看看旅客登記本就走了,但現在不行了,每次檢查都要打開了房間一個個核對人數,打量臉孔。尤其對燕京過來的人,治部少檢查得更是特別利害,不但要盤查證件,還要一個個問話,稍有不對就被扣回去,弄得商人們叫苦連天。而且盤查不但限於平常的旅舍和酒店,即使那些高檔的賓館也沒能例外——有區別的話,那就是盤查得更厲害了!
而城裏的居民們也感覺很不對勁。大白天的,那些地痞流氓就滿街地亂串,看到有麵生的外鄉人就圍上去惹事。如果誰家裏留住了外地人,那更是不得了,地痞三天兩頭來打聽,是哪來的人啊?往哪去啊?幹什麽的啊?跟主人是什麽關係啊?什麽時候認識的啊……
雖然沒辦法說出個事情緣由來,但老百姓都具有敏銳的政治嗅覺,他們能無師自通地從最細微的枝節推測出國家大事來。結合這段時間震撼人心的大事接連不斷地傳來,總長的突然逝世和斯特林等重將的死,民間謠言四起。
人們都直覺地感到:要變天了!
街邊巷尾,熟識的人見麵總會打個眼神,悄聲地交流得到的小道消息:
“聽說,這是為了搜捕流竄七省的汪洋大盜……”
“你傻了!什麽樣的汪洋大盜要抓得這麽鬼鬼祟祟的?我有個侄子在治部少做事的,告訴你內部消息,他們在搜捕羅明海的殘黨!他們以前都是當過高官的呢,聽說,最近凡是艸燕京口音的都被查了……”
“你才搞錯了!才不是羅明海的殘黨,羅明海根本就沒死!他帶著十萬大軍準備反攻燕京呢!這下,仗有得打了!可惜,大將軍又去世了……”
“嘿,你們可都弄錯了!斯特林大將軍還活著呢!前天我在道上就看到了他,他騎著高頭大馬,領著一彪兵馬,雄赳赳氣昂昂地就打那走過,說要領兵進京平亂!家族裏麵,現在有小人,斯特林大將軍故意裝死,等他們一個個跳了出來,嘿!大將軍這就去收拾他們了!”
“啊?家族有小人?那是誰啊?”
“嘿,這裏人多,不方便跟你說……來來來,到我家去慢慢喝茶聊去!”
謠言一天比一天多,漸漸地,有一種說法壓倒了其他的流言,塵囂直上:“寧殿下自接任以來,從來沒有接見過大臣,也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過麵,甚至連接任大典和新年慶典都沒參加,這非常反常!很有可能,寧殿下早已喪生於燕京動亂中了!
總監察長艸縱傀儡,欺瞞天下,目的是為了擅權專橫,把持家族!”
到最後,流言更甚一步,直指要害:“我們都被欺騙了!真正的叛賊不是羅明海,而是帝林!他謀害了總長、寧殿下、總統領和軍務處長等大人,然後嫁禍於總統領大人,最後竊取了國家!”
應該說,這個謠言造得很有水平,已經接近了真相。盧真紅衣旗本在聽到時,竟嚇得失手摔掉了手中的茶杯,半天說不出話來。
而監察廳的反應也是相當的快。
“這不是一般的謠言!”監察總長義正嚴辭地說。眾將齊點頭,心想這當然不是一般的謠言,這根本就是事實。
“家族遭遇大禍,內外之敵已經勾結,捏造無恥讕言,詆毀殿下,中傷大臣,目的是破壞我家族萬眾一心的團結,毀滅我家族強大的根基!此等狼子野心,豈能讓他們得逞!”帝林憤怒地拍桌子:“嚴加打擊,絕不姑息!”
帝林生氣了,後果很嚴重。各地監察廳和軍法處聞風而動,但是來自燕京的指示很含糊,帝林當然不會傻到對謠言進行一番詳盡的描述,他隻是很含糊的指示:“清肅那些對家族懷有不滿情緒、散布謠言、惡毒攻擊家族的破壞分子!”為防止地方監察廳不夠重視,他還特意強調:“此項任務的完成情況與年終評定和獎金掛鉤”。
曆史上被稱為一月風暴的肅清行動開始了。為了在帝林麵前表現自己的能幹和勤勉,各地監察廳首腦相互比賽,象趕狼一般驅趕著部下:“出去幹活吧!加油幹,努力幹!”
為完成任務,黑色馬車滿街亂竄,憲兵們亂抓一通,吼叫得喉嚨嘶啞,精疲力竭。在各地的監獄裏,被抓回來的人塞滿了監獄。有些人是因為物價上漲發了牢搔,有人是因為拿著有帝林頭像的報紙裝了臘肉,有人是因為跟某個憲兵軍官口角過……但更多的人表現出來的卻是莫明其妙。他們被抓進來,很多時候隻是因為他住在被抓人的隔壁,或者隻是路過監察廳問個路,或者隻是來監察廳報個案——但執行逮捕的憲兵已經被逼得狗急跳牆,管你什麽人,先抓進來完成任務再說!
逮捕是第一步,審訊是第二步。這時候,那些老練的、有經驗的審訊監察官開始顯示他們的價值所在了。他們疲憊地、揉著幾天沒睡覺的通紅眼睛,有氣無力地說:“老實交代,你是為什麽到這來的?”——幫幫忙,你就自己幫我們安排個罪名吧!
大部分人都會回答說自己不知道,自己糊裏糊塗就到了這裏來。他們會賭咒發誓說自己這輩子連紅燈都沒闖過,這準是場誤會。他們滿懷信心,以為很快就能解釋清楚,然後就能重獲自由了——但可惜,他們不明白監察廳的鐵律:隻有抓錯的,從沒有放錯的。
“你是幹什麽工作的?”
“我是礦產勘探員……”
“你把所有的地下礦產都勘探出來了嗎?”
“這個,當然還沒有……”
“啊哈!就是你了!你這個破壞分子,你故意隱瞞地下的礦產,讓家族遭受損失!”剛才還疲憊得象攤軟泥似的監察官一下子跳了起來,生龍活虎地吼道:“沒說的,抓得就是你!這條毒蛇,差點讓你蒙騙過去了!要知道,破壞分子是絕對逃脫不掉監察廳懲罰的!”
在帝林時期,監察官的業務能力得到了最充分的鍛煉,水準之高是其他任何時代的同行望塵莫及的。動用暴力手段來取得口供的現象不是沒有——依靠這種法子,能取得任何筆錄。但是高水平的監察官都不會樂意這樣幹。在他們看來,審訊是一項藝術,而暴力刑訊就象玩遊戲作弊一般,褻瀆了這項藝術,也喪失了樂趣。
他們更喜歡的是對供詞進行某種程度的加工和推導,例如:犯人供認:“我在地下室有一把生鏽的柴刀……”在有經驗的審判官的筆下,他會自動翻譯成:“我有一個地下武器庫”。“屋頂上裝新穎的避雷針”,那自然是“與外國特務接頭的標識”。
根據統計,在一月風暴行動中,各地監察廳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各省逮捕的破壞分子和散布謠言分子數以萬計,塞滿了監獄和牢房。一時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在形勢最緊張的那段曰子裏,人們在道上都不敢說話,隻敢用眼神來打招呼。
“大人!”窗外有人喊道:“請出來。有點情況。”
盧真紅衣旗本精神一振,昏昏欲睡的眼睛就明亮起來了。他梳理了下淩亂的頭發,從馬車箱的擱椅上拿起自己的軍官蓋帽,係上了風雪鬥篷,整理下衣裳,打開了車門。
頓時,一股寒利而清新的冷風吹進來,刮得他渾身打了個寒戰,頓時也清醒不少。他跳下了馬車,隻覺得嚴寒徹骨。白雪皚皚的東方天際已經出現一片緋紅了。
不知不覺,又是一夜過去了。
兩名軍法官和一隊士兵站在車旁邊,看到盧真下來,他們齊齊敬禮。
在士兵們的眼中,盧真看出了嫉妒和憤恨,他知道這些又冷又餓,在嚴寒的雪地裏搜了一整夜的小夥子們在想什麽:這個穿著裘皮大衣躲在有真皮座墊和火爐的馬車裏的大官,真是好命啊!
好命!盧真嘴角抽動著,笑容象哭。若可能,他寧願和這些士兵換個位置,寧願冒著零下十度的低溫,挪動著僵硬的雙腳在雪地象狗一般爬行著,哪怕身體凍得跟木頭樁一般他也願了。自打接受了追捕紫川寧的任務,帝林不斷地督促:“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快快快!”一會是鼓勵:“盧真,吾等之生死存亡,全係於你手上了!功成之曰,吾不惜統領之酬!”一會又是恐嚇:“軍令狀已立,若不能建功,三尺軍法正為你設!”一會是天堂,一陣又是地獄,盧真苦不堪言。短短幾天,他的頭發都白了一半了,每天晚上他都在輾轉反側,腦子裏想的隻有一個念頭:紫川寧,她到底去了哪裏?
“大人,”軍法官對盧真馬馬虎虎地行了個禮,領著他走到道邊的一棵枯樹下:“大人,我們發現了這個。”
樹下已經被挖了個洞出來,兩條狼犬對著那洞狂吠著。軍法官在洞裏掏弄了下,弄出了幾件衣服來,他把衣服攤在手上,展示給盧真,後者眼前一亮:這是一件深藍色的軍官製服,被泥土弄得汙黑肮髒的肩膀上,有金星的肩章。軍法官把衣服再抖了一番,抖掉了衣服上沾的泥土,讓盧真可以看得更清楚點。
“大人,這身製服是小號的,可以確定,是一號人物自己穿的。”軍法官被凍得通紅的鼻子抽動著,眼眶發黑,臉上的皮膚被凍得僵裂。他抽動著鼻子:“除此以外,我們還發現了和它一起被埋起來的幾件軍服。”他壓低了聲音:“製服裏有士兵的,也有紅衣旗本軍官的。可以確定,二號人物和一號人物在一起。”
剛剛睡醒,盧真的腦筋還有點模糊,一下沒法反應過來,囁嚅說:“所以?”
“大人,這證明我們的搜查線路是對的。就在這裏,目標換了裝。”看出上司還在迷糊著,軍法官善解人意地解釋說:“大雪掩蓋了腳印,但看這裏的衣服,我們可以推測出,隨同一號人物的護衛約有十人。衣服是他們從附近的民家買來的。”
“能看出是什麽時候的事嗎?”
“大人,看雪的厚度,可以推測,在兩天到三天之間。”
“兩三天前。”盧真重複了一遍,眼睛裏透出了絕望。
兩三天的時間,足夠人幹出太多的事了。紫川寧能逃出上百裏了,而且她還可以在附近租借馬車和馬匹。等自己摸索地追過去,他們早就走遠了,自己隻能找到她們經過的痕跡。
“沒辦法抓到紫川寧了!”
盧真痛苦不堪。十幾天的辛苦和勞累都在此刻發作了,頂風冒雪的辛勞,萬斤重壓的負荷,深入骨髓的疲倦,這時候,他疲憊得連腳都挪不動了,身心崩潰。
盧真無力地蹲了下來,絕望地揪著自己的頭發,對著茫茫白茫茫的雪原,他痛苦地嗚咽道:“紫川寧,你到底在哪裏!給我出來啊!”
“寧殿下,我聽見,外麵好像有人在喊您的名字?”
淩晨五時,李清模模糊糊地醒來了,聽見外麵隱約傳來的聲音,她輕輕推了下身邊躺著的紫川寧。而後者睡得正香,隻是嘀咕了兩聲:“聽錯了吧?”翻了個身,她繼續睡去了。
李清凝神傾聽,過了好久,再沒有別的聲音傳來。她才釋然,放下心思繼續睡覺。
在這一刻,李清和紫川寧都沒有想到,他們的追捕者盧真更沒有想到,他們之間的距離,隻有僅僅不到三百米的距離。盧真和他的部下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離大路不到兩百米路上的那個破落的小村莊裏,就藏有他一心一意追查了足足兩個星期的對象。
兵變當曰,紫川寧和李清從地道逃脫,她們本想是要投奔達克的遠征軍。但可惜,帝林先進了大營,他們沒法靠近。
李清和紫川寧都還不死心,在達克城中住了下來,想找機會混入營中與斯特林見麵。但第二天,城中哭聲四起,達克城頭的軍旗都下了半旗了,出入軍營的官兵臂上都纏著黑紗。打聽之後,二人震駭萬分,軍中剛剛公布了消息,斯特林竟已於昨晚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