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玄不覺得蕭晏是異想天開。
他覺得大丫就是可以。
他也願意和蕭晏一起,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
快回到家的時候,蔣玄忽然從外麵遞進來一樣東西。
那是一支金釵,和之前他送過的很多東西一樣,還是有淩霄花,大丫最喜歡的。
“不是已經送過我生辰禮物了嗎?”大丫問。
蔣玄給她送了一大箱子書。
那對她來說,是最彌足珍貴的禮物。
“拿著。”蔣玄道,“回去就說,我帶你出去買了這個。今日我帶著你來看母親的事情,我不會說出去,你娘也不會知道。”
“我娘便是知道了,也不會生氣的。”大丫道。
“我知道。但是我想,你大概是不願意提起的。你不想你娘跟著難過,也不想母親再被提起。”
大丫伸手接過金釵,由衷地道:“蔣大哥,謝謝你。”
謝謝你為我做的一切,謝謝你的所有用心。
“我給二丫和三丫也準備了禮物,就在小幾下麵的抽屜裡,你打開看看,是否合適。”
送小姨子們的禮物,要媳婦過目才能安心。
大丫拉開抽屜,裡麵有一副做工精美的小弓,顯然是投三丫所好。
另外還有一塊紅布,鼓鼓囊囊包著什麼。
大丫打開一看,不由笑了。
裡麵裝了十二個小銀錁子,每個大約兩錢重,各種吉祥紋樣都有。
很好,能有二兩多銀子,這是二丫喜歡的。
而蔣玄之所以用紅布包著,沒用香囊或者荷包,大概也是因為那過於曖昧,不是應該有的距離。
直接給錢太過直白,但是給其他東西容易顯得曖昧。
給銀錁子,就是恰到好處,又能讓二丫高興。
兩人回家之後卻發現,家裡多了不速之客。
陸棄娘連忙道:“大丫,回來了,快來見過你舅母。忘沒忘?這事你舅母,之前和你舅舅一起去通化坊看過你,還想帶你走……”
大丫沒忘。
她看人,基本上過目不忘。
舅母王氏是個白胖的婦人,說話帶笑,很容易讓人生出親近之感。
大丫對她,也是感激的。
畢竟當年,隻有她和舅舅,想過找自己,也想過照顧自己。
所以她上前行禮,恭敬地喊了一聲“舅母”。
蔣玄栓好馬,本來準備進門,結果聽到大丫喊了一聲“舅母”,眉眼微動,停下了腳步,沒有繼續。
王氏拉著大丫的手,親切地道:“轉眼間都長成大姑娘了。現在叫昭昭是不是?是個好名字。來,這是舅母給你的生辰禮物。”
她從手腕上脫下金鐲,非要戴在大丫手腕上。
大丫手腕很細,戴著那鐲子直晃。
“舅母,太貴重了。”大丫要把鐲子還回去。
“鐲子而已,沒什麼的,舅母又不是外人。”王氏笑盈盈地道,拍著她手背,“這些年,家裡的人都惦記著你。尤其你外祖母,每次提起你娘都哭,也想著把你接回去。隻是你不知道,你和你娘長得太像了,怕你回去之後,老祖宗看見你就想起你娘……”